一、成立與發展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體育法研究中心于2002年3月18日成立,2019年,在體育法研究中心基礎上正式成立體育法研究所,系國内第一個專門從事體育法研究的在編教學科研機構。


研究所彙聚一批有廣泛社會影響和學術水平的學者,現已有近50位教授、副教授直接參與學術活動,研究人員的職稱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研究領域兼具廣度深度,多項研究成果為我國體育立法起到了參考作用。研究所聘請了我國資深體育專家、原國際排球聯合會主席、世界跆拳道聯合會執行委員魏紀中先生、中國法學會體育法學研究會會長、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原司長劉岩先生為兼職教授,世界體育法協會主席迪米特裡奧斯·帕納西奧多普拉斯先生和美國雪城大學約翰·沃洛漢教授為特聘研究員。

二、教學與科研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根據法學和體育學發展的需要,2006年在憲法學和行政法學專業中招收體育法方向法學碩士研究生,2009年開始“體育法學”交叉學科建設,2014年開始招收體育法方向(隸屬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法學博士研究生,2016年開始招收法律碩士(法學)研究生,拟于2020年招收法律碩士(非法學)研究生。目前,研究所為研究生開設《體育法導論》《體育概論》《體育仲裁》《體育産業與法律保護》《反興奮劑與體育人權保護》《體育法學前沿》等課程,為本科生開設了《職業體育法》《體育法律服務創業》《體育法》等選修課。
研究所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體育法淵源、體育産業、體育組織、體育經紀人、體育合同、體育博彩、體育知識産權、運動員和裁判員的權利義務以及法律地位、競賽規則、反興奮劑、體育消費、體育設施損害賠償等。研究所學術成果顯著,正式出版體育法學專著教材有:《法制同行和諧奧運》《體育法學實用教程》《體育博彩法律保障比較研究》《體育法學專題研究》《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法律對策研究》《體育法案例評析》《體育糾紛指導案例選編》;在《體育科學》《北京體育大學學報》《武漢體育學院學報》《天津體育學院學報》《首都體育學院學報》以及世界體育法協會專刊、韓國體育法專刊等國内外重要刊物上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過百篇,如《運動員權利的法律保障制度研究》《政府體育公共服務體系法律規制研究》《體育侵權中的民事法律責任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修訂基本理論研究》《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改革的法治化路徑》《對奧運會中越軌行為的研究》《論體育法律關系主體資格特征及其确立》《論我國體育經紀人的法律地位》《論體育法律責任》《基于國際體育組織應尊重和保障運動員人權視角的“Lex Sportiva”的正當性研究》;承接或參與“國家十三五體育法治規劃”、“北京冬奧會法律風險防範”、“中國足球誠信體系建設”等項目研究,獲得的課題經費和學術研究經費500萬元,平均每年近30萬元。

三、交流與合作
2004年6月,舉辦首屆全國體育法高級研讨會,國家體育總局、北京奧組委、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北京體育大學、首都體育學院、韓國體育法學會及全國近百位體育法專家學者參會。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原校長徐顯明教授、原副校長張桂林教授和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終身教授江平先生參加此次研讨會,徐顯明教授代表學校緻歡迎詞,江平教授在研讨會中就“體育活動中民事法律問題”進行了專題演講,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的熱烈歡迎。
2007年11月,承辦亞洲體育法國際研讨會暨中國法學會體育法學研究會年會,韓國、日本、歐美等國家以及港澳台地區的專家、學者和國家體育總局、北京奧組委、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以及150多位體育法專家學者參會。這是亞洲體育法大會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

2009年1月,舉辦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體育法國際研讨會,世界體育法協會主席、秘書長和來自德國、英國、愛爾蘭、葡萄牙、瑞士、韓國等國家的體育法學者以及國内80餘名學者參會。
2012年10月,承辦第十八屆世界體育法大會,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150多位專家學者參會。此次會議從規模上、學術成果交流以及社會影響力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這是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舉辦體育法學相關會議規格最高的一次。


2015年12月,舉辦主題為“競技體育法律規制”體育法治化國際研讨會,美國、英國、韓國等國的體育法專家學者以及國内體育法專家學者50餘位參會。
2017年6月,舉辦“法治冬奧”研讨會暨慶祝體育法研究中心成立15周年慶典活動。
2018年9月,舉辦新時代體育法治的理論與實踐國際研讨會,國内外60餘名體育法學者參會。
2019年8月,組織體育法師生參加北京仲裁委員會舉辦的“體育争議解決”研讨會。
中心作為發起方之一,促成了亞洲體育法學會于2005年成立、北京市法學會體育法學與奧林匹克法律事務研究會于2010年成立;與美國、希臘、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德國、日本、韓國、印尼、匈牙利、意大利、波蘭、瑞士、俄羅斯、伊朗、斯洛文尼亞、加拿大、荷蘭、捷克、土耳其等30多個國家體育法學組織、專家學者建立了友好交流與往來關系,與世界體育法協會、國際法律學協會以及亞洲體育法學會保持密切合作關系;組團出訪韓國首爾大學、中央大學、東國大學、濟州大學,意大利巴勒莫大學、瑞士比較法研究所,納沙泰爾國際體育研究中心、美國雪城大學、楊百翰大學、天普大學;應邀為社會媒體、體育組織、體育俱樂部、運動員和體育法專業學生舉辦體育法律講座、培訓和咨詢服務;派員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全民健身條例》《體育仲裁條例》《體育競賽管理辦法》等體育法律、法規的立法和修改工作。


秉承“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運精神,研究所将持續保持體育法學交叉學科在全國法學學科“雙一流”建設中的特色領先地位,并建設成為全國體育法學學科的高規格教學科研交流中心、全國體育法學學科的高層次教研人員培育基地、服務政府、行業體育決策的高水平體育法律咨詢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