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簡稱《綱要》)。《綱要》詳細列出了我國未來體育建設的五大任務和九大工程,為中國體育強國建設規劃了路線圖。近期,人民網體育部開設《“體育強國”大家談》欄目,對标《綱要》中提出的明确目标和任務,邀請各相關行業官員、專家、學者、資深媒體人等,結合體育事業發展現狀和未來願景,對《綱要》進行剖析和解讀。“為體育強國夯實法治之基”系列圓桌是《“體育強國”大家談》的專題論壇之一。
人民網北京7月10日電(歐興榮)如何看待CAS的角色定位?當前都有哪些國家建立起體育仲裁機構,運行情況如何?通力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國際體育仲裁院(CAS)仲裁員吳炜,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張笑世,上海政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體育法治研究院副院長、副教授姜熙,日前做客由人民網體育部和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體育法研究所共同打造的“為體育強國夯實法治之基”系列圓桌論壇,對此展開了探讨。
“2011年,我作為CAS仲裁員,負責聯絡CAS和上海體育局,協調兩者簽訂合同,将CAS在全世界的第一個外部聽證中心設在上海。” 回憶起與CAS的淵源,吳炜侃侃而談,CAS上海聽證中心落戶後,他也積極負責協調聽證中心的工作,并在2014年有幸擔任俄羅斯索契冬奧會臨時仲裁庭的仲裁員。多年來,他負責過多起國際體育案件的仲裁,履曆很豐富,成為名副其實的業内資深專家。他希望CAS上海聽證中心能發揮更大作用,探索将國際體育仲裁和國内體育仲裁有機結合起來,擴大其國内國際影響力,以便有更多的當事人選擇它舉行聽證會、解決争議。
談起從業感受,吳炜表示,中國體育發展非常迅猛,一直在積極主動地參與并融入到國際體育大家庭中,這些年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國際體育組織中任職,中國的話語權在不斷增強,需尊重國際體育機構治理曆史的形成過程。他以CAS為例,雖然中國加入的曆史不長,但目前全世界共有393名仲裁員,中國大陸籍有9名,占比超過2%,中國的影響力在逐步擴大。“同時,我認為中國人在國際體育機構中要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以國際視角看待和處理問題,隻有這樣,中國人才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張笑世對此深表贊同,他認為CAS在國際體育界是一個相對較成熟,較公平、較獨立的仲裁結構,中國作為一個後來者與參與者,應該尊重這個體系内的遊戲規則。他也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能把CAS更多的聽證活動放到上海,甚至将來能在中國建立一個CAS的分院,那勢必會進一步提升中國的相關話語權。
姜熙則從CAS的定位和運行角度談了一些思考,他認為CAS的運行還可以更加獨立和透明,CAS的定位到底是“國際最高體育法庭”還是 普通的仲裁機構需進行自我評估。此外,CAS仲裁員的選拔應更透明、仲裁員來源可以更加多元,各種法律背景,如普通法系、大陸法系背景的人都要考慮。
姜熙進一步表示,CAS體育仲裁尤其是興奮劑糾紛的仲裁與商事仲裁有很大區别,商事仲裁是完全基于當事人自治,在糾紛裁決上隻能“有什麼裁什麼,不能超裁”,所以商事仲裁的仲裁員不能像英美法的法官那樣去造法。但是,CAS興奮劑仲裁基于強制管轄權,除了己方仲裁員的選任外,在規則适用、糾紛處理程序上運動員沒有任何選擇餘地,在WADA規則體系内,一旦出現規則不合理引發的糾紛,運動員隻能在糾紛中适用這些規則。“糾紛引發的原因是由于這些規則存在問題,糾紛的解決還必須是在這些規則體系内,那運動員的權利如何保障?”
談及當前都有哪些國家建立起體育仲裁機構,吳炜介紹說,西方體育強國基本都建立起自己的體育仲裁機制和機構,包括英聯邦國家、美國、加拿大、德國、瑞士以及我們的近鄰日本等。美國的體育仲裁機制相對比較完善,美國仲裁協會早在19年前就建立了專門的體育仲裁小組,專業解決運動員合同、贊助、薪金等問題。此外,被人熟知的美國四大職業聯盟,都有比較大的自治權和非常高的專業性,能獨立、妥善地處理内部糾紛。而英聯邦體育糾紛解決中心,英文縮寫為SRs,英聯邦國家運動會舉辦期間,全面模仿CAS設置臨時仲裁庭。
“現在建立國内體育仲裁機構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美國這樣在商事機構裡開設體育仲裁,另一種是通過國家立法,把體育仲裁、體育糾紛的解決單獨拿出來成立一個機構。”姜熙介紹說,大部分國家體育仲裁機構都運轉良好,很多國家每年也都會發布專門的年度發展報告,裁了多少案件,預算花費多少,都會公開公示,而且這些仲裁機構一般都會有國家撥款,但也有像日本那種純民間性質的組織。“設立專門的仲裁機構解決體育糾紛,基本上國際通用的途徑,這也是值得中國參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