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簡稱《綱要》)。《綱要》詳細列出了我國未來體育建設的五大任務和九大工程,為中國體育強國建設規劃了路線圖。近期,人民網體育部開設《“體育強國”大家談》欄目,對标《綱要》中提出的明确目标和任務,邀請各相關行業官員、專家、學者、資深媒體人等,結合體育事業發展現狀和未來願景,對《綱要》進行剖析和解讀。“為體育強國夯實法治之基”系列圓桌是《“體育強國”大家談》的專題論壇之一。
人民網北京7月24日電(歐興榮)近年來,在國家大力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的背景下,體育知識産權保護狀況得到哪些改善?中國法學會體育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天津體育學院教授、博導于善旭,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袁鋼,蘇州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李楊,日前做客由人民網體育部和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體育法研究所共同打造的“為體育強國夯實法治之基”系列圓桌論壇,對此展開了探讨。
“我國這些年實施知識産權戰略,對知識産權保護力度很大,體育領域也是如此,取得很多新成效。”于善旭介紹說,保護力度最大,取得最明顯的成效,體現在體育标志的保護上。國家非常重視《奧林匹克标志保護條例》的修改,該條例也很快就出台了,這是我國對國際奧林匹克運動一種負責任的擔當表現。此外,在《著作權法》修改草案中,把“電影作品和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作品”修改為“視聽作品”,大大有助于解決體育賽事轉播節目的版權認定問題。在打擊體育賽事盜播行為上,相較前幾年力度要大很多,這樣的判例也越來越多,市場環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司法對喬丹案的最後判決,也對保護運動員形象權起到很好的典範作用。“針對現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問題,學界還要深入探讨,和行政、司法更緊密地結合,形成多元合力,促進中國體育知識産權保護再上一個新台階。”
袁鋼表示,國務院辦公廳曾在2010年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産業的指導意見》,要求強化知識産權對各類體育企業的導向作用,提升體育産業的知識産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這是一個大的總體原則。這些年來,在四個層面發生了較大變化:一是通過立法,讓體育産業中基本法律關系得以明晰;二是體育行業的政企分開逐步落實到位;三是體育行政主管部門由全能政府轉變為有限政府,從行政治體轉為依法治體,從無所不為轉為有所為、有所不為;四是無論在研究還是實踐中,對體育知識産權的認知越來越準确,如運動員的形象權問題,由之前的隻歸國家所有,到現在肯定運動員對形象權享有個人權利,這是個巨大的進步。
“中國的體育知識産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強,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李楊表示,新頒布的《民法典》,對人格權進行了一定變更,擴張了它的内容,已經将人格标識商業化利用的财産利益納入到肖像權和姓名權中,這對運動員形象的保護很有幫助。《反不正當競争法》剛修改不久,其中的第六條明确規定,對具有一定影響的商業性标識予以保護。此外,在體育賽事轉播問題上,一些北上廣深的典型案例,法院判決上對版權予以嚴格保護,外國學者對此評價也非常高,甚至成為外國司法界典型的判例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