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年10月11日下午,我校輔導員主題沙龍在學術報告廳舉行,校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馬抗美、學生處處長李秀雲及各院、各部門的學生工作者參加了沙龍活動,李秀雲處長主持了本次活動。
本期沙龍的主題為“大學生成長與我們”,我院長期工作在輔導員崗位的任淑梅教授作為主題發言嘉賓向大家談了自己的經驗及心得體會,并在發言結束後進行現場互動交流。任淑梅老師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運用生動豐富的案例,從如何觀察發現心理出現亞健康的同學,如何對待以及問題解決的方式等方面作了細緻的講解。
校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馬抗美教授高度評價了任淑梅老師的演講,并就本次活動開展的意義與與會同志進行了交流。
附:任淑梅老師在會議上的主題發言内容: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下午好!
今天是我們全校輔導員、班主任第一次主題沙龍活動,李秀雲處長請我大會發言,首先感謝大會給我這樣一次機會,其實我知道在座的各位老師、領導,能力比我強,經驗比我豐富。我覺得自己是班門弄斧。但我想借此機會和各位班主任、輔導員老師交流一下心得體會,起個抛磚引玉的作用,并且給我增加學習的機會。
我發言的主題是《如何解決問題學生的心理困惑》。
如何解決問題學生的心理困惑
現在,大學生心理問題很嚴重,每年大學生自殺、犯罪現象呈上升趨勢,已引起社會普遍關注。今年,世界衛生組織預測,抑郁症将成為21世紀人類的主要殺手。全世界患有抑郁症的人數在不斷增長,據今年統計,僅北京地區就約有60萬患者。而抑郁症患者中有10%—15%面臨自殺的危險。除此之外,中國犯罪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教授康樹華調查,近幾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會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學生犯罪約占17%。對此,如何預防大學生在成長道路上誤入歧途,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是我們班主任、輔導員老師經常談到的熱門話題。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教授,教育心理學專家張吉連如是說:“大學生在心理不成熟,就要走上社會之前,需要一個生活教練。”
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近年,中央也給與了空前的重視,,并采取了一系列教育指導與傾斜的政策導向。另外,我校一貫對大學生的心理指導、資助貧困學生上學等各方面更是切實有效地做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工作,使得學生政治思想工作得以順利開展,減少了很多不良隐患。即便如此,消除問題學生的心理貧困仍是一項艱巨的工程,我作為一名輔導員,仍然感覺壓力很大。在這方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希望起到抛磚引玉的作用,歡迎各位老師見仁見智多多參與讨論:
1 首先要發現、關注特殊人群:
A.大學生中存在這樣一些心理易感人群,他(她)們原本沒有心理障礙,但經過特殊經曆,由于環境變化,沒有足夠堅強的心理素質,而産生出心理疾患。如:
首次挂科
多次挂科
成績排名年級後若幹名次
受處分
家庭發生變故(父母離異、近親屬出現不測)
學生本人生病
學生遇到這樣的經曆,由于過去一直處在被溺愛,被呵護,被同學崇拜,被老師寵愛的境況,一下子反差太大,不容易接受改變,如果學生比較内向,未被及時發現,容易産生嚴重的心理問題。産生自卑,喪失克服困難的信心,甚至産生自殺念頭。因此,對這種特定時期,特殊人群要給與特殊,及時地關注。
B.心裡有疾患的人
有些人原本心理上有一定的障礙,他們發生問題,不是因為遇到了什麽過不去的難關,隻是主觀上習慣把困難、挫折、失敗放大地去看待,于是不成問題的問題對他們變成了很大的問題。他們過于敏感,思想扭曲,不能以正常方式去看待問題,不能以正常思路去分析問題。因此,這些人發生問題往往出乎我們的意料,不容易被發現,存在較大的潛在隐患。實踐中,我的體會是發現這些人可從行為表現上判斷,這些人一般性格内向,或不苟言笑,或性情怪異,或行為特殊,不自然。或冷漠木納。他們共同的象征,就是對一些事務反映與衆不同。比如,學生甲,常年早起晚歸,出入宿舍躲避同學;學生乙,晚上上網,白天逃課;學生丙,見到老師表情木納,表現冷漠,老師主動向她問好,她也視而不見。這些學生往往心情抑郁,嚴重的患有抑郁症,需要到醫院醫治。輕微的可經過多方位的系統合力調整過來。
對這些人重在發現,在日常中,細微處發現篩查。發現是前提,解決是目的,排除是根本。
3 對待有心理疾病或心理處于亞健康狀況的學生,批評要慎重。
這些學生可能會行為乖張,獨往獨來,不守紀律,我行我素... ...,當發現這樣的學生時,不要批評在先,批評前先排查。如果屬于以上兩類人,批評要慎重,要講究方式方法,要盡量大的提高解決效果,盡量小的規避惡性事件的發生。
三.用關懷和尊重對待問題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
問題學生在心理上都有偏頗或者脆弱,這些脆弱與心理障礙的根源與思想偏頗的程度成正比。這些思想情緒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舉止行為,他們心理孤獨,與衆不同,思想得不到共鳴,不易與人交流,不願意與人溝通,把自己的情緒嚴嚴地掩蓋住,把心中的困惑、苦惱、艱難封閉在内心深處,對這樣學生一定要有耐心,用自己的關懷去溫暖,用尊重去換回他的自信與自尊。比如,我要找前面提到的學生乙談話,在請了十餘次請不到的情況下,主動到宿舍裡去堵被窩;對從來不在白天回宿舍,難見蹤影的學生甲,為了找到他,與他談話,發動同學,暗布“崗哨”,在哪發現老師出現在哪裡。對這些學生,就不能使用正常的傳叫方式。要用溫暖,用關心去化解他内心的堅冰,當堅冰融化了才可窺見冰中的鎖,才可找出開鎖的鑰匙。
四.對問題學生談話前要做充分的準備。
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前,必須先打開他的心,張開他的嘴,那麼長期封閉的心已習慣于自閉,對外界不信任,對自己不自信,認為别人不會理解自己,即便理解了也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所以懶于啟齒,或羞于啟齒,或不願意觸碰自己傷痛的心。所以,針對這樣的談話是艱苦的,而且有些學生也是不使用正常思維方式的。因此談話效果很重要,隻能成功不能失敗,否則,她心裡的鎖會封閉得更緊。因此,談話前,要慎之又慎,要做充分的準備。要作戰前分析,戰前部署,要事先了解調查好他的成長曆史、家庭背景、經濟狀況、身體狀況、情感問題、學習情況、挫折經曆,等等,越詳細越好。對他的問題所在有所估計,調查得越詳細,分析得越準确,談話的主動性越強,談話效果會越好。
五.找好談話切入點。
俗話說:“話不投機半句多”。要展開一番成功的談話,開頭很重要,談不好頭幾句話就會卡殼,使敏感的神經更敏感,關系變僵持,心扉從此不再開啟。和問題學生談話,我體會不能用大道理開頭,先從拉家常開始,效果很好,自然體貼,容易增加親近感。然後逐漸引入正題,再經由以下談話過程:
1.先贊賞。先從談前準備,調查了解搜集到的資料中挑選他過去的輝煌、成功經曆、現在的優勢、優點等等,5提起來能讓他心動、讓他興奮的事情來,喚起他的幸福感,回憶他的自尊,拉近與談話人的距離,提高談話人的信任感、親近感,使他産生依賴情緒,産生想傾訴的情緒,想喚回沉睡的往事的輝煌經曆的願望。這時候一般能啟開他的口,他會不自覺地談些往事,流露一些鮮為人知的情感。
2.引起他的共鳴,走進學生心靈深處。這種談話一定要自然、随意,使談話者心情輕松,才能解除顧慮,并且要選擇清靜,不被打擾,環境輕松的地方,有時可用自己的親身經曆、親身感受去做藥引子,由于事先準備,可選擇一些可能會觸及到他傷痛的感受、經曆,這樣,學生會感覺你很真誠可信,并且容易引起共鳴,才容易說出自己的苦惱、擔心與各種感受,挖掘出心靈深處的東西。
3.撥開迷霧。隻有知道了學生的心結所在,才能打開心鎖。這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會有的放矢,靶子打在靶心。
4.讓學生發洩出來。對學生要從積極方面鼓勵引導,對心中的苦悶要讓他發洩出來。有的老師已做得很好。如,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的管小立老師每天用QQ與同學交流,曾蓉老師開辟了《心語帆船》與同學交流。賈若山老師一對一與每位學生談話。學生想哭,鼓勵他痛痛快快地哭一場(有實驗證明:苦悶心中對健康不利,痛苦的眼淚帶有毒素,發洩是一種很好排除心理障礙的良藥。但痛哭時間不能過長,最好不超過十五分鐘,反之有害)。要科學地給他點播走出困境的途徑,做好他的人生導師,生活教練。有時,學生面對的是難以解決的問題,如學生身患絕症,我們遇到沒有實際解決辦法的時候,就要鼓勵他從精神上走出困境,以樂觀積極的态度去面對現實,才有化險為夷,出現奇迹的可能。發洩與時間經常也是排解的一份良藥。日本就有很多專門“發洩室”。
5.對問題學生要長期關注。對于前面所講的A類學生,往往問題解決了或者思想理順了,就能順利通過這道心靈上的門檻。而B類特殊人群,往往精神上的脆弱是與生俱來的,當老師帶着他跨過了這道心靈的檻,時過不久,還會再生出新的心靈門檻,這些人的心靈屬于易感人群,免疫力極低,身體内部的病菌繁殖力較快,因此,要經常關心他們,關注他們的學習、生活、身體、情感,注意他的言行舉止,及時給予幫助與指導,對那些有過自殺經曆與自殺傾向的學生尤其要經常關注。
6.給自尊心留一點餘地。(待讨論)在解決問題學生的問題時,對學生的隐私、身體殘疾要絕對保密,尤其是對初犯的違紀學生,對某些錯誤行為要堅決揭穿制止教育,但對大多數行為是采取私下教育的方式。在本人即将接受處罰,自己的錯誤即将大白天下時,已意識到自己将很丢面子,将承擔責任,将遺憾終生,後悔不疊,并對給他人造成的不良後果,産生要痛改前非、真心悔過時,給他留有一點自尊,不公布于天下,給他留有改正錯誤的機會,以觀後效,這樣做,以求挽救一名大學生的一生,避免其産生破罐破摔的心态,繼續或更加變本加厲地危害他人,危害社會,(據調查,刑滿釋放的犯人重新犯罪很嚴重,一定數量的人出于不被社會接受,破罐破摔的心理)但一定是在真正想痛改前非,不會觸犯法律,重及量刑,不會給社會造成危害的前提下。
以上是我個人見解,可能很幼稚,希望各位領導、班主任老師、輔導員老師見仁見智,談談自己的觀點,以便我們共同探讨,改進工作。
謝謝大家,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