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成立于2002年,以原法律系為基礎發展起來,是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曆史最悠久的骨幹學院。學院長期堅持“學術立院、人才強院、特色興院、依法治院”,經過全院師生不懈努力,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以及文化傳承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以理論法學和公法學為主體,設立了法律史學、法理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法律職業倫理、法與經濟學、軍事法學6個學科,重點建設黨内法規、立法學、體育法學、衛生法學、教育法學等新興特色學科方向。現有6個博士專業、7個碩士專業和1個本科專業。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現有教職工108人,其中專任教師82人、教授29人(其中二級教授4人、三級教授3人)、副教授34人。目前已基本形成老中青結合、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梯隊。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多位教師獲得各類人才資助計劃支持。院長雷磊教授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和第十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焦洪昌教授獲聘國務院參事;舒國滢教授、焦洪昌教授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羅智敏教授入選第八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等。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528名,其中:六年制法學實驗班1106人(本科階段749人),法學雙專業雙學位524人,第二學士學位35人,碩士研究生522人,博士研究生341人。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從2011年起,承擔了“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實施“全方位、高素質、應用型”的人才培養方略,自2024年起,每年招收150名六年制法學實驗班學生,是集本科與研究生教育于一體的融貫式培養新模式。截至目前,法學實驗班為社會輸送優秀畢業生1500餘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已成為國家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及律所、教學科研機構等中的骨幹和中堅力量。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承擔了學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1+10+X”中的六門課程,同時建立了院、校、市、國家級精品課程體系,提升高品質教學成果質量。參與編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系列教材,在全國首開“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課程,積極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近五年,學院建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6門、北京市高校優質本科課程4門、北京高校優質本科教材課件2門、北京高校優質本科教案1門。羅智敏教授領銜的“行政法與法治人才培養教師團隊”入選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示範活動入圍名單。學院多位教師先後獲得霍英東青年教師獎、寶鋼優秀教師獎、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獎等。
近五年,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師科研成果豐碩,出版著作106部(含獨著56部、編著20部、教材30部);發表核心期刊論文233篇,權威期刊論文25篇;獲得國家社科基金科研項目立項23項(含2項重大項目、2項重點項目);教育部、司法部等省部級課題29項(含4項重大項目、4項重點項目)。學院教師的相關科研成果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方德法治研究獎、“韓德培法學獎”青年原創獎等。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承擔了全國人大法工委唯一高校“立法聯系點”的相關工作。多名教師擔任各級人大、政府部門和司法機關的法律顧問或專家顧問,為各類立法和決策提供法律咨詢和服務,參與了《憲法》《立法法》《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國家安全法》《行政許可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訴訟法》《仲裁法》等20餘部國家重要立法的修訂、起草和專家咨詢論證等。2021年我院獲評“2016-2020北京市法治宣傳教育先進集體”稱号。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立足國際化發展戰略。積極開展各類師生國際交流項目,同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荷蘭萊頓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香港中文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東吳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輔仁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等有着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并邀請國(境)外知名專家學者、實務人士到學院開展講座、授課等。在推進教師學術研究國際化,培養具備國際視野高素質學生,提升國際競争力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北京-華沙”大學生論壇已成長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生項目。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積澱了深厚的學院文化,在實現教育事業高質量内涵式發展的新征程上,将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持“法治天下、學問古今”的院訓,“胸懷法治、追求卓越”的學院精神,持續營造“務實、和諧、創新、卓越”的院風,守正創新,開拓進取,為建成學術型、智慧型、國際型、實踐型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教學科研數據截至2023年12月,其他數據截至2024年9月。)
海澱校區
100088 北京市海澱區西土城路25号
昌平校區
102249 北京市昌平區府學路27号
版權所有: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 - 百度百科|學校郵箱:cupl@cupl.edu.cn | 網站備案 /許可證号:京ICP備05004635号-1 | 京公網安備:110402430029 | 建設維護 :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