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推動法學教育、法學理論研究和法治實踐相結合,我院法律史研究所師生團隊,以“紅色司法的曆史經驗”為主題,于11月3日至4日,赴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阜平縣人民法院進行考察調研。
3日上午,在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阮喜偉、宣傳處處長原潞潞等同志的親切引導下,師生們首先參觀了保定中院的訴訟服務中心和“12368”熱線服務中心,深入學習了保定中院“智慧法院”建設成果,感受了“六位一體”訴訟服務體系、無紙化辦公和“十個自動化”智慧執行的“保定模式”帶來的便捷與高效。随後,師生們移步文化長廊和院史館,全面學習了保定中院的曆史沿革、重要發展節點和推進法院工作現代化的最新成果,細緻體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的紅色基因與時代脈搏。

下午,在保定中院同志的陪同下,同師生們前往保定直隸審判廳博物館考察參觀,重溫了中國近代法治現代化的艱難曆程。在此次考察過程中,部分曾參與該館布展工作的教師還與館方就進一步改善展覽效果進行了親切交流。師生團隊随後前往保定直隸總督署,領略這座罕有地得到完整保存的清代省級衙署的風貌。伴着講解員的細緻說明,師生們深刻理解了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重要意義。
4日清晨,考察團隊便出發前往素有晉察冀邊區“紅色堡壘”之稱的阜平,在阜平縣人民法院院長聶紀周等同志的引領下,參觀了晉察冀邊區政府及軍區司令部家北舊址。師生們着重考察了邊區高等法院、檢察院和公安局舊址,直觀感受到革命前輩們在窯洞裡辦法庭的堅韌與艱辛。
參觀結束後,師生們前往阜平縣人民法院,進行座談交流。會上,雙方圍繞如何傳承紅色司法曆史文化遺産、如何充分利用院藏邊區法院卷宗等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一緻同意加強院校間的交流合作,為講好“紅色司法”的“晉察冀故事”貢獻力量。
當天下午,在阜平法院同志的陪同下,考察團隊前往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參觀感受邊區政府堅持抗戰、筚路藍縷的光輝曆程。師生們的思緒被珍貴的實物、照片與建築帶回了那段戰火紛飛、艱苦創業的歲月,進一步明晰了孕育邊區紅色司法的宏觀曆史背景。随後,全體師生前往阜平縣城南莊人民法庭考察參觀,認真學習了城南莊法庭“紅色調節”“多元解紛”的寶貴經驗,看到紅色司法的曆史經驗對于當下司法實踐的影響,圓滿結束了本次考察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