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第二屆世界法學家論壇第一分論壇順利舉辦
時間 : 2024-05-20       作者:       閱讀數:

(圖/宣傳部 文/張煜明)5月16日下午,第二屆世界法學家論壇第一分論壇于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學院路校區圖書綜合樓813會議室舉行,分論壇議題為“人工智能與法學理論更新”。法國國家科研中心資深研究員Danièle Bourcier,上海交通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院長季衛東,英國班戈大學教授Andrew McStay,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蘇宇,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Denis Mouralis,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院長、教授雷磊,英國埃克塞特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Richard Moorhea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張欣,中南财經政法大學Angelo Falsone以及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沈偉偉10位專家學者進行專題報告。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院長、教授袁鋼擔任主持人。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資深研究員Danièle Bourcier做了題為《人工智能與法律概要》的報告。她主要講述了人工智能和透明度在公共決策中的應用與重要性。首先,她回顧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曆程,從模拟法官推理到認知計算機學的出現再到算法浪潮的興起。其次,她聚焦于公共決策透明度問題,提出公共決策透明度的提升有助于解決算法帶來的黑箱效應,增強公衆對決策過程的信任。再次,她通過案例說明法國大學注冊系統的透明度問題,強調了公開算法和代碼的重要性。盡管法國教育部提供了解釋文檔,但缺乏真正的代碼公開,仍引發了公衆對系統透明性的質疑。最後,她強調了透明度在公共決策中的必要性,并呼籲相關部門和機構在推進人工智能應用時注重提升決策過程的透明度,以促進公衆的理解和信任。

上海交通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院長季衛東教授做了題為《AI治理立法時刻與法科3.0格局》的報告。他認為目前人工智能發展迅速,對話能力增強,對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同時也帶來大量風險。他指出在人工智能立法方面,各國之間存在立場差異,歐盟傾向于硬法模式,而其他國家傾向于軟法或軟硬兼施模式。在中國目前的人工智能立法實踐當中,更加強調人工智能研發全流程的監控和算法備案、檢查、問責三位一體的監督機制,具有軟硬兼施的特點。所以,他認為對于人工智能的技術監管,需要通過技術和智能技術的結合來進行,這對人工智能研發和社會安全之間保持平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英國班戈大學教授Andrew McStay做了題為《自動化移情:基于基礎人工智能開發面向人工夥伴的跨文化軟法标準》的發言。他介紹了自己在人工智能與人類情感交互方面的研究,特别是關于基礎模型、大型語言模型以及情感識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他認為人工智能在模拟人類情感方面存在挑戰,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和模拟人類的情感過程。同時,他提到了關于人工智能夥伴的概念,這些夥伴能夠感知并回應人類的情感,從而增強人機交互的親密性。此外,他還介紹了情感識别在法律和倫理方面的考量,特别是在歐洲地區,對于情感識别的定義和規定存在諸多争議和漏洞。最後,他強調當前研究的重要性和開放性,鼓勵更多學者參與到這一領域的研究中來,共同推動人工智能與人類情感交互的發展。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蘇宇做了題為《未來法治的向量維度》的主題發言。他認為規範性概念的編碼不再局限于傳統文字法規表述,而是通過數據的結構性布局來體現,而其中實現張量空間法治化的關鍵措施便是要建立參與式的治理機制。他認為在現實的治理過程當中,需要建立高透明度的機制以及持續優化的算法檢測模式,來促進公衆信任以及加強公衆理解。在對于模型的監管過程,他認為需要建立相應審查機制,确保模型的知識表示和決策過程可以通過一定的邏輯鍊條進行驗證和審查,從而确保表達和決策的準确性和合理性。最後,蘇宇教授認為需要建立正确的反饋和疊代機制,捕捉公衆在張量空間中的體驗,并将這些體驗轉化為模型調整的資源。

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Denis Mouralis做了題為《數字化與商業糾紛解決:對人類行為者是補充還是威脅?》的發言。首先,他介紹數字化對商業區解決方案的影響,以及數字化可能對人類帶來的威脅。其次,他提到了數字化在解決商業問題中的積極作用,并提出數字化可能對人類帶來的威脅,特别是在決策過程中,機器決策可能存在較大的問題,如機器可能無法完全理解人類的精神和意圖,以及機器決策可能帶來的政治問題。再次,他還讨論了人們在行使權力時,需要考慮到其他多種因素,并強調需要将公衆對決策過程的理解程度和理解能力納入決策的過程當中。最後,他指出我們要清晰地認識到人類決策的複雜性,在決策過程當中,可以參考數字化的分析和建議,但是仍然要重視人類自身決策的重要性和獨特性。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院長、教授雷磊做了題為《ChatGPT與法律人的主體性危機》的主題發言。首先,他認為目前人工智能進入通用型時代,按照人工智能的發展過程可以将其分為弱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和超能人工智能三個階段。其次,他指出AI在法律領域或能夠替代基礎工作,但無法替代人類主體性。AI在運用過程中的主要挑戰在于其運作依賴數據算法,且缺乏理性直觀和創造性思考;人類真正的優勢在于創新能力和想象力,人類觀點與創造力具有真實價值。在當前階段,無需擔憂AI帶來的挑戰,因其與人類在真實優勢方面尚難以匹敵。再次,他認為算法局限性導緻機器人缺乏自由意志與道德能力,而過度依賴機器人可能出現削弱自我優化與創新能力、司法領域存在數據不準确、裁判反複等問題,進而影響法學的創新和研究。最後,他認為過度依賴AI可能導緻主體性喪失,應保持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法律從業者應充當審查者與監護者角色,人類參與是維護文明完整性的關鍵。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Richard Moorhead做了題為《法律、技術與不公正:英國郵局醜聞》的主題發言。他主要講述了律師等法律從業者在業務中存在的道德問題,特别是他們如何利用自身專業能力來掩蓋或僞裝事實,以及如何通過所謂的獨立審查來為企業提供庇護而非深入審查。他提到,一些律師和組織領導者在保護關鍵決策者時,往往選擇掩蓋問題而非深入審查,這導緻了問題的長期存在和關鍵決策者沒有辦法得到法律的懲治。他認為英國郵局醜聞中涉及審查技術的操作,并且揭示了律師和組織領導者在業務中可能存在的道德問題和不當行為,以及這些問題對公衆和組織的潛在影響。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張欣做了題為《人工智能體的法律風險與模塊化治理》的主題發言。她主要介紹人工智能體的法律風險與模塊化治理,指出人工智能體是由大模型作為核心控制器,是由記憶功能、規劃技巧和工具使用所構成的代理系統。她指出,随着人工智能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法律風險也逐漸顯現,在控制端,大模型的幻覺問題和算法偏見問題尤為突出;在感知端,多模态信息的感知對個人隐私的侵犯非常巨大。因此,她認為我們需要在技術邏輯、産業邏輯和法律邏輯的有機融合下,對每個層級可能帶來的法律風險進行梳理,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Angelo Falsone做了題為《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運用:來自古代的法律啟示》的發言。首先,他通過引入古羅馬法律的示例,來論證目前AI與現實法律詞彙之間的關聯,進而指出AI在目前社會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認為人們在生活當中無法避免AI,必須正視其發展。其次,他通過介紹英國大學的教育過程,來論證了AI在教育可持續化中的重要性,進而指出在未來教育過程當中,更好運用人工智能來促進高等教育的發展。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沈偉偉做了題為《技術視角下的中國人工智能司法》的主題發言。首先,他介紹了中國在人工智能司法領域的發展,包括司法改革、信息化、智慧法院等方面。其次,他認為人工智能司法也面臨這一些挑戰,如司法觸達問題、機器判斷的局限性、大數據帶來的偏見等。最後,他指出人工智能司法的發展需要人類法官的參與,同時也需要解決數據偏見等問題。

第一分論壇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應用與法學理論更新的關系。研讨會肯定了人工智能在司法領域的運用具有積極作用,并指出目前存在的一系列挑戰,如司法覆蓋範圍的拓展、機器判斷能力的局限以及大數據潛在的偏見,對于學界進一步加深人工智能應用與法學理論更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版權所有: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 - 百度百科|學校郵箱:cupl@cupl.edu.cn | 網站備案 /許可證号:京ICP備05004635号-1 | 京公網安備:110402430029 | 建設維護 :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