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理》雜志成功合辦“康德法哲學與當代中國”學術研讨會
時間 : 2024-05-20       作者:白琳谛       閱讀數:

 

 

 

518日,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理學研究所與商務印書館南京分館共同主辦,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理》雜志編輯部與中山大學哲學系倫理學科共同協辦,成都國聯學術教育咨詢有限公司贊助的“康德法哲學與當代中國”學術研讨會在北京順利召開。在康德誕辰三百周年之際,會議的召開旨在回顧、檢視與總結既往康德哲學各部門研究的得失經驗,凝聚、深化康德哲學研究學術共同體共識,推動康德哲學尤其是康德法哲學研究邁向更高層次。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中國人民大學、複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吉林大學、維也納大學、《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學習論壇》編輯部等三十餘所中外高校、科研機構、期刊的六十餘名參會代表齊聚一堂。

開幕式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理學所長高尚副教授主持。中國政法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院長雷磊教授,商務印書館南京分館總編輯魯大東、成都國聯學術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澤文、中山大學哲學系黃濤副教授分别緻辭。雷磊院長指出,康德法哲學并不單純是一種純粹的、一般性的哲學範式,它在今天的民法、刑法甚至是人工智能領域仍然能夠展現出新的具體面向和價值。魯大東總編輯表示,商務印書館一直在推進康德著作及相關著作的翻譯工作,推動康德思想傳播。杜澤文總經理表示,非常有幸支持研讨會的舉辦,希望對我國康德思想研究有所助力。黃濤副教授指出,康德作為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其思想對于當下仍有巨大的影響,值得我們持久關注。緻辭環節結束之後,同濟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吳彥副教授作題為“走出自然狀态的義務”的主題演講。其認為在康德的理論框架下,我們不僅負有走出自然狀态進入法權狀态的義務,我們也享有強制那些與我們發生關系的人走出自然狀态進入法權狀态的權利。

 

 

 

 

第二環節 康德法哲學與共同體理論 ”共進行四場主題報告。第一場“康德法哲學基礎”由商務印書館編審,北京大學中國傳統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白中林主持,李康、趙玉霞、柳康、來瑛進行報告,方博、黃濤、馬晨、彭小偉進行評議。第二場“康德法哲學的具體部門”由《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副主編李晶晶主持,張峰銘、黃悅、韓瑀、韋邦龍進行報告,馮威、史志磊、吳國邦進行評議。第三場“康德論永久和平”由商務印書館南京分館北京編輯室主任宋松主持,黃各、趙宇飛、孫兆航進行報告,王寅麗、吳彥、徐晗進行評議。第四場“康德的共同體理論”由《學習論壇》編輯張振華主持,湯沛豐、王大封、蔣益進行報告,李揚、李科政、黃钰洲進行評議。


閉幕式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法理》雜志副主編王夏昊主持,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理學研究所所長高尚副教授進行會議總結與緻辭。高尚指出2024年是康德誕辰三百周年,本次會議除了具有康德法哲學層面的理論價值外,還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康德作為歐洲啟蒙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前人理念的基礎之上發展出了自身的“批判哲學”體系,他深邃的思想至今仍影響着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認知,并且随着當今時代背景的發展,其也在内容上也被不斷地賦予新的意義。本次會議吸引了衆多青年學者,這更直接說明了康德法哲學的研究有充足的後備力量,康德的法哲學理念也必定會在未來中國的發展中繼續散發光芒!

 

此次大會通過激烈的交流讨論,強化了學界對康德哲學、法哲學的研究與認識,推動了康德思想的傳播,為解決中國問題、時代問題提供了康德式的新視角、新方案。

 

 

 

 

 

 

版權所有: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 - 百度百科|學校郵箱:cupl@cupl.edu.cn | 網站備案 /許可證号:京ICP備05004635号-1 | 京公網安備:110402430029 | 建設維護 :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