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與德國馬普學會共建“馬普夥伴研究組” ——暨"中國與全球法律史"國際研讨會成功舉辦
時間 : 2025-03-04       作者:       閱讀數:

2025年3月1日,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簡稱“馬普學會”)聯合主辦的“馬普夥伴研究組成立儀式——暨‘中國與全球法律史’國際研讨會”在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海澱校區成功舉行,來自德國馬普法律史與法理論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四川大學、商務印書館、故宮博物院等學術機構的三十餘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我校中德法學合作的盛舉。本次合作成立的“馬普夥伴研究組”是馬普學會在亞洲的首個法學領域的合作項目,由歐洲科學院院士、馬普法律史與法理論研究所所長托馬斯·杜斐(Thomas Duve)教授和我校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律史研究所所長李富鵬副教授共同領導。該項目緻力于運用數字人文方法,推進“從中國出發的全球法律史”議題,資助總金額10萬歐元,為期5年。

開幕式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院長雷磊教授主持。首先,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校長盧春龍教授進行緻辭,代表主辦方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強調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非常重視與馬普學會的合作。這次“馬普夥伴研究組”的成立是我校全球化戰略的重要舉措,将推動中國法律史研究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對于深化“中國與全球法律史”的研究具有裡程碑意義。該研究組将聚焦法律史領域的跨文明對話,通過搭建國際學術平台培養青年學者,為應對全球法治挑戰提供曆史智慧。

随後,托馬斯·杜斐教授回顧了雙方合作曆程,指出"中國與全球法律史"主題對突破歐洲中心主義研究範式具有重要意義。在全球法律地方化與轉譯過程中,中德學者應攜手探索多元法律文明的互動機制,共同面對全球治理難題。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舒國滢教授高度評價了杜斐教授在其著作中提出的“複規範性”“法律地方化”與“轉譯”等理論範式。這有别于以單一法系為中心的叙事邏輯,“全球法律史”研究從多元視角出發,探讨各地法律傳統在全球互動中的動态演變,在近年來的反全球化思潮下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中國法律史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制史研究室主任張生研究員則呼籲整合“尋根主義”與“建構主義”研究範式,重塑具有生命力的法律傳統。該項目為法律史研究以開放包容的思路對兩種傳統進行整合提供契機。期待該項目的長期進行,不斷産出更多優質的學術成果,共同拼合出全球法治的未來圖景。


開幕式的最後舉行了莊重的聘任與授牌儀式。盧春龍副校長向托馬斯·杜斐教授頒發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名譽教授聘書,肯定其為推動我校中德法學交流作出的突出貢獻。雙方代表共同為“馬普夥伴研究組”揭牌,标志着該合作平台正式啟動運行。


大會主旨演講單元,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崔林林教授主持,舒國滢教授與托馬斯·杜斐教授分别發表主旨演講。舒國滢教授以“重構中華法系”與“中國式現代化”為關鍵詞,剖析中國法治轉型的深層困境。他以“薩維尼困境”類比中國法治現代化:法律資源需從外部引入,但須在本土實踐中檢驗。舒教授呼籲構建“雙向對流”的視角,既吸收全球法律文明成果,又将中國經驗納入世界知識庫。托馬斯·杜斐教授在報告中反思了西方法律史研究的“國家中心主義”和歐洲中心範式,主張以“法律作為社會實踐”的視角重新審視全球法律史。他強調,法律并非一個固定的體系,而是各種知識相互轉換、結合後不斷生産出來的社會實踐産物。通過這樣的視角,可以超越西方中心的法律史觀,重新理解法律的全球化與地方化進程。

大會“項目介紹”單元,由中國法律史學會執行會長、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律史學研究院院長顧元教授主持,李富鵬副教授、馬普所博士研究生庫浩辰與羅桑德拉(Sandra Michelle Roesler)進行項目介紹。李富鵬副教授以《從中國出發的全球法律史——“馬普夥伴研究組”項目介紹》為題,指出技術革新浪潮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合作項目試圖利用數字人文工具,推動從“以中國作為參照”到“以中國為方法”的視角轉變,探索法學跨文化交流中認識論的維度與限度,以及更具普遍性的經驗與方法,從而深入參與全球法律史的知識生産。随後,庫浩辰和羅桑德拉分别介紹了“馬普法學中國研究計劃”“轉譯中國”出版項目的情況,歡迎中國學者參與馬普學會的學術活動。

大會第三單元主題為“法律史範式反思”,由中國法律史學會執行會長、清華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聶鑫教授主持。中國人民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高仰光副教授以《全球法律史的語料庫在哪裡?》為題,提出在推進全球視野的法律史研究時,我們依托的“語料庫”究竟是什麼?強調重視“全球法律史”學科的疆域與方法,對研究範式提出了新思考。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王帥一副研究員以《為己抑或為人:關于中國法律史研究的反思》為題,引經據典,提出對當下中國法律史研究的反思:中國法律史既要植根本土,又要胸懷天下。呼籲在堅守本土問題意識的同時,推動國際學術對話。評議環節,故宮博物院張劍虹研究館員提出,高仰光副教授的報告指出了“全球法律史”研究中需要面對的基礎問題,即研究的邊界、對象、方法,這樣具體的關切隐含抽象廣泛的思考。北京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吳景鍵助理研究員認為,古典學“語料庫”受到沖擊有其源于現實的動因。此外,要構建為“己”的中國法律史,還需要考慮到“為己則克己,克己則無己”的原則。應當注意如何“克己”,以包納的态度面對世界法律文明。

大會第四單元主題為“法律史與法理論”,由中國法律史學會執行會長、北京師範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黨委書記柴榮教授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院長泮偉江教授以《法律史研究中“法律”概念的再讨論》為題,指出人們對“何為法”的理解發生多次巨變,展現出法律多元主義的圖景,法律史學者與法理學者應共同豐富對“法律”這一核心概念的認識。中國人民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尤陳俊教授以《法律史如何與法學理論對話》為題,呼籲法律史學與法理學加強對話,将“望遠鏡”式的研究與“顯微鏡”式的研究相結合,以求擴大同行範圍,獲得更多啟發。評議環節,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李超副教授,充分肯定了尤陳俊教授在報告中提出的中國法律史研究面臨的困境,這體現出學者對研究方法論的自覺,并充分肯定了報告中提出的可能的解決方案。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汪雄副教授認為,面對法律史與法律理論的關系問題,應當反思學者在研究時是以何種姿态進入曆史。他以“法典”概念内涵的變化為例,揭示中國法律史中蘊含着不同于西方的本土法律理論,可見法律史與法律理論本來就密不可分。

大會第五單元主題為“法律史與比較法”,由商務印書館白中林編審主持。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别研究院副院長、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章永樂長聘副教授以《近代中國憲政文明話語中的德國形象》為題,指出德國作為近代中國學習效法的對象,中德兩國社會現實的變化導緻德國形象的改變。不論是《德意志帝國憲法》還是《魏瑪憲法》都深刻影響了近代中國的憲法觀念與實踐。清華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魯楠長聘副教授以《泰戈爾的民族主義思想與印度憲政文化》為題,圍繞泰戈爾1917年著作《民族主義》展開。他指出泰戈爾雖然一直以來作為詩人的形象出現在大衆視野,但是其政治思想其實深刻影響了印度的憲政文化乃至憲制構建。評議環節,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郭琛老師,圍繞近代中國如何通過吸收德日思想逐步構建自身的憲政制度,對兩位教授的報告高度評價的同時,作出了精彩補充與闡發。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郭逸豪老師,認為兩個報告看似國别不同,卻充滿内在聯系。清末知識分子對外部知識的學習亦步亦趨,缺乏西方憲法史的視角。

大會“圓桌論壇”單元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律史研究所副所長姜曉敏教授主持,共邀請了六位學者作為讨論發言人,分别從各自研究領域出發,對中國與全球法律史的未來發展提出見解。四川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院長劉昕傑教授讨論了近代外國法律知識的轉譯過程,國人對“西方”概念的理解之變遷。 “西方”逐漸不再被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理解,而是由一個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和文化構成的一個時空複合體。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李倩副教授讨論了中西不同的“天命觀”,認為東西方文明未來的發展方向仍然應當是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外國語學院付瑤副教授關注教學中法律史學科培養學生的困境。同時也指出,全球法律史的發展是每一個法史研究者的難得機遇。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治信息與管理學院周果教授從信息技術的角度切入,另辟蹊徑,深入讨論了運用AI開展法律史研究的可能性。中央民族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何思萌老師分享了自己在馬普所參加學術夏令營的經驗,展現了全球法律史研究的魅力所在。最後,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王世柱副教授認為,全球法律史研究始終要面臨知識與權力的關系,中國語境與全球視角的關系。

最後,閉幕儀式由李富鵬副教授主持,崔林林教授和杜斐教授分别代表會議主辦方發表緻辭,對“馬普夥伴研究組”成立表達祝賀和期待,希望中德雙方在法學領域的學術研究、學生培養與國際合作可以長期穩定、高質量地展開。至此,本次會議圓滿結束。

(撰稿人:劉書豪、徐一鳴、蔣怿旻)



版權所有: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 - 百度百科|學校郵箱:cupl@cupl.edu.cn | 網站備案 /許可證号:京ICP備05004635号-1 | 京公網安備:110402430029 | 建設維護 :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