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晚7時,時事名人堂活動在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昌平校區階三教室準時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到的嘉賓是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管理學院張鳴教授。
張鳴教授在大家經久不息的掌聲中走進教室,他首先對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學生會的熱情邀請表示感謝,并表示本次講座是要透過“家樂福”這一敏感話題來談談中國的“國家主義”思潮。
首先,張鳴教授對“國家主義”的起源進行介紹。回溯曆史,近代以後國家主義來源于西方,最早提出的人是17世紀的法國人布丹。此後,“國家主義”成為改變歐洲版圖的一項思潮,這種思潮強調國家的絕對權利主體的地位、國家超乎個人之上,得到了德國人的支持。而在中國,“國家主義”思潮是在“五四”運動之後為廣大學生接受并支持。進入新中國以來,我們強調國家民族面前,個人價值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實質上,我們長期混淆了“國家、民族、人民、黨和領袖”的同類概念,沒有人敢提出當這這幾類主體發生矛盾時我們應該聽從誰的。因此,籠統的将其分為“小我”和“大我”,這一度導緻在國家利益至上的社會生活中,大的“運動”不斷——譬如:“三反”、“五反”、反右派乃至“文革”。
所幸的是那樣一個貧窮,個人恐懼的時代過去了。然而,即使在今天,由于“國家主義”影響,“國家、民族、領袖、人民、黨”概念長期混淆不清,我們很多人搞不懂愛國要怎麼做。“家樂福”事件就是一個例子,在奧運聖火傳遞過程中在法國受阻以及藏獨事件,僅因為有傳言說法國支持藏獨,我們便迫不及待地需要找一個發洩口,法國人經營的家樂福便成為對象。我們示威、遊行,甚至做一些破壞的事情去幹擾家樂福的正常營業。甚至,對于提出不同意見的國人也肆無忌憚的辱罵。雖然其出發點是愛國,失去了人的本源。作為當代大學生和獨立的知識分子,這樣的情況值得我們反思。
在接下來的互動環節,同學們踴躍發言,就政治學問題、當前熱點時事和國家主義向張鳴教授提出了許多問題,張鳴教授一一耐心解答。
最後,本次時事名人堂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