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學術沙龍第五十九講在端升樓如期舉行。本次講座為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劉俊生教授主講。
劉俊生教授以礦難問題為切入點,中國相比其他國家礦難死亡率達到了令人震驚的高度——2004年百萬噸死亡率為3.96,是美國的一百倍,中等發達國家一般是0.4。同時,中國的塵肺病患者是全世界的50%,煤礦工人的塵肺病患者是全國的50%,每年死于塵肺病的患者,是礦難和其他工傷事故的3倍多。從以上數據來看,中國煤礦業的職業安全和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由上述問題引起思考,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應當充當什麼角色、發揮什麼作用?在雇主與雇員不平等地位的事實下,政府勞動行政的基本使命是調整勞動關系,保護所有勞動者的權益,促進他們的福利。由此衍生出來政府勞動行政的核心職能包括——監管者職能、規劃者職能、促進者職能以及調停者職能。
分析現實情況下,對比我國與美國的勞動行政結構,不難理解上述問題。中國的勞動行政屬于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共同事務,因而勞動行政機構的設置中央以及各級政府大體相同,設有勞動部門以及安全生産監督管理部門。勞動部是國務院負責全國勞動行政和社會保障的工作部門。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是國務院監管企業安全生産的工作部門。勞動監管機制按照國家監察、地方監管和企業負責的原則進行。在聯邦制的美國,勞動行政屬于聯邦事務,由勞工部負責,而社會保障工作則由社會保障局這一獨立機構負責。除勞動部和社會保障局外,聯邦政府還設有與勞動行政相關的四個獨立機構,即職業安全與衛生複審委員會、聯邦礦業安全與複審委員會、國家勞工關系委員會以及聯邦仲裁調節局。
從中美對比中,不難發現區别主要在于:雙部制,執行制與複議制合一與分離,宏觀管理為主與微觀執行為主,機構完備與缺失。由此思考,我國當前勞動行政機構主要存在職能龐雜、立法重心,中地共管事務,權利保護職能的強化,職能越位的特點。在勞動關系調整方面,工會組織健全,政府調整勞動關系職能的健全。
最後,劉俊生教授總結:思考導緻勞動問題産生的原因,從行政問題方面分析,主要涉及三方面行政制度:府際關系、政府結構和人員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