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學研究所與美國天普大學柯祈福(Burton Caine)教授及其夫人交流
作者——謝立斌
4月7日下午,在焦宏昌教授主持下,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憲法學研究所與美國天普大學的柯祈福(Burton Caine)教授及其夫人Shulamith Wechter Caine女士在學院路校區進行了一次愉快交流。
柯祈福教授從1977年開始在美國天普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任教,研究領域包括憲法、第一修正案、比較憲法、政治與公民權利以及反壟斷法。與憲法學研究所進行交流的時候,他先作了一個關于言論自由的演講。他指出,美國憲法權利法案規定的個人權利(individual rights),實際上與憲法原文的原則之間存在一定的緊張關系。如果不看權利法案,美國憲法充分體現了民主原則,适用多數決。然而,修正案規定的個人權利,則表明即使多數派也不能夠侵犯少數派的權利,這對于民主原則是一個修正。事實上,個人權利就是少數派的權利,甚至是一個人對抗所有其他人的權利。然而,這一觀念,在現實中往往并不能夠毫無保留地被人們所接受。就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規定的言論自由(freedom of speech)而言,修正案本身并沒有對這一自由規定任何限制,從字面來看,言論自由受到絕對的保護。然而,柯祈福教授在課堂上的問卷調查表明,盡管所有人都聲稱贊成言論自由,但在問道什麼言論不應當受保護的時候,每個人都提出各自認為不應當受到保護的言論。例如,十歲孩子的母親反對保護色情言論,在美國國旗之下戰鬥過的軍人認為焚燒美國國旗不應當受到第一修正案保護,等等。總之,每個人都會提出自己認為不應當受到保護的言論,其結果,就是最終取決于誰是新聞檢查官,誰的意見就能夠取得勝利,而這同時也就意味着言論自由的終結。從這一番論述,柯祈福教授提出自己的主張,認為言論自由不應當受到任何限制。不過同時他指出,在美國,他的觀點并不受到多數支持。
接下來,柯祈福教授介紹言論自由在美國受到什麼主要限制。在實踐中,人們往往把一些言論排除在言論的外延之外,認為它們不屬于第一修正案意義上的言論。例如,在1919年的一個案件中,社會主義黨的領導人呼籲年輕人不要參軍。其言論被認為是一種行動(action), 而不是言論。在另外一個案件中,對于宣稱緻力于暴力推翻政府的美國共産黨,法院認為其言論是鼓動人們參與世界範圍内推翻美國政府的陰謀,也不構成言論。就目前的現狀而言,言論自由的保護有兩個例外:性和兒童。如果是這兩個因素同時存在,即涉及到兒童的色情内容,則更不受保護。除此以外,柯祈福教授還加上的第三個因素即互聯網,指出互聯網上的涉及兒童的色情内容受到嚴格禁止。對此,柯祈福教授認為,網上的很多内容都是來自美國以外的網站,而且有關責任人員很難找到,因此對此予以限制并不可行,而應當取消這一限制。總之,既然美國憲法第一條修正案美國對言論自由規定任何限制,也就應當絕對保障這一自由。
在實踐中,柯祈福教授也身體力行言論自由受到絕對保護的觀念。他身為猶太人,曾經為納粹言論做過辯護。一些從納粹集中營逃離的人們找到他,挽起袖子,讓他看手臂上納粹烙上的編号,問他為什麼要為納粹言論辯護。他的回答是:言論自由是絕對的,任何人都應當享有這一權利。如果你不喜歡某一言論,你應當自己行使言論自由,針鋒相對地進行反駁,而不是限制他人發表言論。如果令人讨厭的言論不受保護,那麼,每個人的言論在一些情況下都有可能引起其他人反感,都有可能在這種意義上成為少數派。如果不保護自己看來别人令人不悅的言論,或許自己的言論在某個時候引起他人反感,也就不受到保護了。
柯祈福教授指出,絕對的言論自由當然會導緻一些損害。但是,這是不同價值之間的沖突。選擇了這一價值,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必須放棄或者部分放棄其他與其相對立的價值。例如,官員和公衆人物的名譽保護而言,紐約時報公司訴沙利文案中确立了如下規則:對于官員和公衆人物的不利言論,必須是錯誤的事實陳述,必須造成了損害,而且行為人必須具有惡意,才構成诽謗。這就極大的保護了公民的言論自由,而不利于官員和公衆人物的名譽保護。柯祈福教授作出這個價值選擇是正确的,他甚至認為,對于公民的這種言論,應當提供絕對的保護,即使符合前述要件,公民的批評也不構成诽謗。在該案中,最高法院有三名大法官就持有這種觀點。
在報告之後,憲法研究所的成員就私人之間侵犯名譽權的言論是否受保護、人肉搜索等問題,與柯祈福教授展開了熱烈讨論,交換了雙方的意見。之後,其夫人Shulamith Wechter Caine詩人朗誦了其創作的一首詩:《Mao in Snow》,就文學和法學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探讨。
通過這次交流,憲法學研究所增進了對于美國憲法上言論自由的理解,對于教學研究工作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