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6日晚7時許,傾聽電影沙龍第四期在端升樓307成功舉辦。本期電影沙龍以解讀犯罪類型電影《殺人回憶》為主題,邀請到了我校刑事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陳碧老師以及兩位研究生同學與大家共同分享對犯罪類型電影的理解和證據調查學的相關知識。
活動一開始,在主持人精彩的引入之後,陳碧老師為大家簡單介紹了《殺人回憶》這部由真實案件改編的經典電影以及她帶領兩位研究生同學正在學習和分析的美國一個真實案件的偵查過程。引起了同學們對犯罪類型電影和證據調查的濃厚興趣。

接下來,我校刑事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訴訟法學專業的研究生孫含悅同學以對變态性心理犯罪的分析為切入點,深度解讀了電影《殺人回憶》中的犯罪行為人的犯罪心理。通過她的介紹,大家了解到了犯罪心理畫像、變态性心理障礙等很多司法精神和犯罪心理方面的知識,也對《殺人回憶》中那個令人深惡痛絕的兇手的變态性心理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

接着,為大家做解讀的是我校刑事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訴訟法學專業的研究生黃文柏同學。他從《殺人回憶》中韓國警方為人所诟病的屢次使用刑訊逼供的這一現象出發,深入分析了刑訊逼供長期存在且屢禁不止的深層原因。在他看來,正義感是警察無所忌憚的使用刑訊的原因,而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正義感隻是為了适應群體的需要。他獨到的觀點引發了同學們關于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的思考,難道我們能用目的的合理性來為自己不當的手段辯護嗎?

最後,陳碧老師為大家詳細地分析了《殺人回憶》這部電影。她首先從電影的音樂、長鏡頭、觀影互動和色彩等形式特點來分析其對電影主題的意義與作用。其次,陳碧老師把本部電影同其他相同類型的影視作品做了對比,使同學們意識到《殺人回憶》的絕妙之處在于其颠覆了傳統的犯罪類型電影的模式,真實再現了偵查過程和社會現實。接着,陳碧老師為大家一一分析了電影中出現的每一個犯罪嫌疑人的偵查和訊問過程,使同學們學到了很多有關證據調查的專業知識。最後,陳碧老師就自己的觀點和理解,為大家做了電影中兇手的犯罪心理畫像,描繪出了那個至今還未被抓到的兇手的形象。

電影沙龍的最後,由于時間關系取消了原定的問答環節,但同學們依然熱情不減,很多人都在活動結束後圍到陳碧老師身邊與她交流讨論。

通過本期電影沙龍的學習和交流,同學們對犯罪類型電影有了濃厚的興趣,也學會了很多偵查學方面的專業知識。相信身為法科學子,同學們會在以後的學習和實踐中,認真地思考何為真正的正義以及如何追求正義的問題,相信他們會永遠銘記:“不要以正義之名為不正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