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學術沙龍第73講
時間 : 2012-11-02       作者:教科辦       閱讀數:

2012年10月30日下午,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第七十三次學術沙龍在明法樓舉辦,副院長焦洪昌教授主持,行政法學研究所王天華教授主講。

王老師首先梳理了“國家法人說”在德國的興起過程,為在場各位老師呈現了這一學說的提出者阿爾布雷希特,奠基者格貝爾,發展者拉班德以及完成者耶利内克在這一領域的偉大貢獻。期間,王老師還講解了由公權論而劃分出的國民四種地位,即被動、消極、積極、能動地位。同時,他還總結了機關論四大要點。

随後,王老師具體講述了國家法人說在日本的傳播與挫折,即日本的“天皇機關說”。他認為,從這一學說在日本的興起到兩次“天皇機關說”事件,國家情懷已與國家法人說被鍛造成為一體。

接下來,王老師闡述了國家法人說衰落的原因及其存留的法學遺産。他認為,近代以來法秩序的轉換、法理念的轉變、法學方法的變化造成了國家法人說漸漸衰落。其中,德國對此學說的清算比日本更徹底。而這一學說的衰落卻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法學遺産,“國家法人”概念、人權體系、國家法人說的不滲透性、行政行為理論,凡此種種問題,均需要借助國家法人說的思想、内容進行解答。

在報告的最後,王天華老師提出了自己在這一課題的初步研究結論:“國家法人”作為一個以法秩序的統一性為目标的技術性概念,可為法學思考所用;是否将“國家法人”觀念為一個是在的共同體或者機構,尚需讨論。此外,王天華還表達了自己在研究中的諸多缺憾。

自由讨論環節中,多位老師從自己的研究領域出發,就國家法學說在中國的理論與現實意義、國家法人說的起源、國家法人說的局限性等問題進行了不同維度的思考與探讨。期間不乏學者們思想的碰撞與交鋒。

在此次“國家法人說的興衰及其法學遺産”主題沙龍中,法學研究領域不同的老師們暢所欲言,既體現了“國家法人說”這一課題的可挖掘性,又體現了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在學術研究上兼容并蓄、博采衆長的精神。

版權所有: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 - 百度百科|學校郵箱:cupl@cupl.edu.cn | 網站備案 /許可證号:京ICP備05004635号-1 | 京公網安備:110402430029 | 建設維護 :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