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認識憲法在法治中國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準确理解憲法的中國問題、中國立場和中國實踐,10月20日下午,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黨委主辦的“學思享”大講堂第八講于海澱校區教學圖書綜合樓禮堂開講。本次講座邀請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王人博以“憲法的中國性”為題進行專題講授,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副院長喻中、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院長姚國建、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黨内法規研究所所長張勁與談,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焦洪昌作總結發言。講座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黨委書記劉大炜主持,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王文英等學院領導班子以及400餘名師生共同參加了本次講座。

會議伊始,黨委書記劉大炜闡述了“學思享”大講堂系列活動的由來和宗旨,介紹了本次講座主講人王人博教授的專業背景、工作經曆和所獲榮譽。指出王人博教授主要從事憲法理論與憲法史的教學與研究,學術成就卓越,研究成果豐厚,為我校憲法學教學科研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随後,王人博教授正式開始了此次專題講授。首先,由費孝通先生“差序格局”理論引入,王人博教授指出區别于“中國化”的概念,“中國性”指向幾千年中華曆史演變所形成的獨特文化精神和社會形态。中國憲法的獨特性是毋庸置疑的,完全用西方的憲法學理論理解中國問題明顯乏力,即使在不同文化傳統碰撞交流的當下,仍應堅持基于自身文化傳統的分析視角。
其次,王人博教授認為中國具有獨一無二的關于“憲”的觀念,中國憲法的根本性來源于制憲主體的根本性,其次才是憲法内容的獨特性。憲法的中國性也可以被稱之為憲法的中心性,中國現代憲法的制定以中國共産黨為領導核心,這一特性與中華文明的曆史傳統息息相關,中國近代的憲法演變同樣印證了這一點。
最後,王人博教授對其闡釋的“中國性”進行了總結,認為應當結合中國文化、中國曆史、中國實踐來理解憲法的現實語境和法治意義。概而言之,中國憲法的中心特征,歸根結底來自于中國制憲主體的根本性。

随後,喻中教授、姚國建教授和張勁副教授進行了與談。
喻中教授以“從憲法第一句看憲法的中國性”為題,提出中國憲法第一句的關鍵詞是“曆史”,通過總結反思曆史節點,曆史事實演變為曆史邏輯,厚重的中國曆史賦予了憲法中國性。姚國建教授認為,王人博教授長期以來緻力于從曆史性、中國性的角度理解問題,提供了一種研究憲法問題的重要方法,對于思考“中國化”的問題也大有裨益。張勁副教授指出,王人博教授立基于中國自身的結構性尊重,俯下身來親近曆史的具體性,結合具體的憲法事件和文本,生動鮮活地呈現了憲法的中國品格和精神,讓人感受到曆史深處的餘溫,是一場思想的盛宴。

與談結束後,焦洪昌教授對本次講座作出總結。他回顧了與王人博教授在法大二十一年的同道之誼,表達了對王人博教授學術、教學與品格的贊美之情。指出王人博教授深究細研,學術造詣精湛;躬耕講台,備受學生愛戴;傳承夙願,創立憲法學科博士點;慷慨激昂,深具人文情懷與批判精神。焦洪昌教授語畢,在場師生莫不動容于二位老師的深厚情誼,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
講座最後,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學生代表向王人博教授獻上花束,緻敬王人博教授帶來的思想盛宴和學術啟迪,以及為法大科研與教學工作做出的傑出貢獻。至此,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學思享”大講堂第八講圓滿結束。通過本次活動,與會師生不僅深化了對憲法中國立場和中國實踐的認識,也領略了學者之風、感受了治學之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未來,我院全體師生将繼續砥砺政治品格,傳承治學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不懈奮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