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工作

法理學研究所黨支部舉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與法理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專題學習活動
時間 : 2024-12-23       作者:       閱讀數:

為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大力踐行人民教育家精神,貫徹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的部署要求,12月18日下午,法理學研究所黨支部在科研樓A913成功舉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與法理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專題學習活動。本次活動邀請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副院長喻中老師作專題講座,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鄭玉雙教授主持。法理學研究所舒國滢、王夏昊、劉星、高尚、範立波、王宏哲、張莉、吳然和法律史研究所姜曉敏等教師,以及法學理論專業部分研究生參與本次活動。

鄭玉雙老師首先對講座的主題做了簡單的介紹,對在場的各位老師表示由衷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并宣布講座正式開始。

講座伊始,喻中老師首先介紹了講授思路,表示此次講座的内容可以總結為三個部分,即“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把法治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在兩個結合中構建中國自主的法理學知識體系”。本次講座的前兩部分内容直接回應“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這一主題。



在第一部分,喻中老師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也被稱為“法治中國建設的總抓手”“全面依法治國的總抓手”。“法治體系”一共包括五個子體系,分别是法律規範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和黨内法規體系。根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深化立法領域改革,完善法律規範體系,例如建立憲法實施情況報告制度,進一步推進新興領域、重點領域、涉外領域立法,喻中老師結合北京市召開的關于自動駕駛等立法問題的法律顧問工作會議進行了深入解讀;二是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例如建立起統一的政務服務平台,推動跨區域的協同執法機制的落實;三是建立完善公正的執法司法體制,要建立起監察權、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四是完善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機制,喻中老師特别介紹了黨委社會工作部的職能定位,認為這與法治社會建設存在較強的對應關系,此外還提出要思考如何建立起以實踐為導向的法學人才培養體系;五是加強涉外法治建設,例如建立國際一流的仲裁機構、律師事務所,要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并專門提出法理學研究也要思考如何回應這一目标。

在第二部分,喻中老師總結,把法治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要堅持以下五點原則:第一,要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導地位;第二,要堅持黨對法治中國建設的全面領導;第三,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第四,要堅持憲法作為國家根本法的地位;第五,要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和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相統一。

在第三部分,喻中老師分别介紹了“第一個結合”和“第二個結合”。“第一個結合”即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第二個結合”即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要在兩個結合中構建中國自主的法理學知識體系,具體而言,要推動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的中國化,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時代化轉化,要促進中國法治實踐的理論化提煉、學術化表達,要加強外來法治成果的吸收轉化和運用。

與談環節,姜曉敏老師表達了自己對喻中老師精彩講解的感受,她認為,喻中老師對中央會議精神的把握十分到位,并且其講解深入淺出,她從這場講座中收獲了很多。此外,姜曉敏老師認為喻中老師對如何構建中國自主的法理學知識體系有自己成熟的思考和輸出,同時,其在講解中提到要向慧能取經學習,這也給予她諸多啟迪。

舒國滢老師就如何構建中國自主的法理學知識體系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認識。他認為,法理學這門學科向來充滿争議,并主要就喻中老師在這場講座中提到的面向實踐的法理學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法理學學者要提高自己的理論研究能力、原創性能力,要培養和發現新生代的法理學者。



劉星老師認為,喻中老師講解的視野十分寬闊,将古今中外的曆史融會貫通。同時,劉星老師也表達了自己在喻中老師講解過程中的感受,他認為要在特定的曆史環境和經濟發展階段中看待意識形态和法理學學術的關系。劉星老師認為,中國現在是一個飛速轉型時期,年輕人的思想會更加複雜,對于思想和學術的探索都會産生很多疑問,理論和學術不是一個脫節的關系,要以更加客觀中立的态度去看待意識形态。

範立波老師對于“如何構建中國自主的法理學知識體系”中的“自主”一詞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以建房子的例子形象地表達了其觀點,即理解什麼是自主的需要明确地基和劃界的标準。要想建構自主的知識體系,可能還是要依賴更具普遍性和一般性的東西,首先要找到一個地基,中國的知識體系一定要建立在人類的知識體系的地基上;其次要找出一個劃界的标準,明确哪些是屬于中國的知識體系,哪些是屬于西方的知識體系;最後,他提到了年輕學者一定要警惕“跟随者”心态。

吳然老師以自己的學習生涯為例分享了自己的體悟。吳然老師指出,年輕學者已經在逐漸擺脫這種“跟随者心态”。此外,她認為年輕學者首先要能參與國際對話,針對共同的問題在國際對話中提出自己的見解。同時,她認為法理學者也可以從部門法出發,就國際社會關注的部門法問題的法理基礎這一層面作出自己的貢獻。



至此,“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與法理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學習活動圓滿結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導,為法理學的創新與發展指明了方向。構建自主的法理學知識體系,不僅要在傳承和創新中不斷提升法治理論的深度和廣度,還要緊密契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實際需求,推動法治人才的培養和法治文化的建設。未來,法理學學科将更加注重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的有機結合,不斷深化理論研究,強化理論自信,推動法治建設邁上新的台階。在黨的領導下,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目标貢獻智慧與力量。



版權所有: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 - 百度百科|學校郵箱:cupl@cupl.edu.cn | 網站備案 /許可證号:京ICP備05004635号-1 | 京公網安備:110402430029 | 建設維護 :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