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似明燈,驅散迷惘;榜樣為箴鑒,指明方向。
金秋十月,大一新生已在法大的校園中度過兩個多月新奇而充實的時光,但對于大學的中學習生活、社會實踐仍存有不少疑問。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本科生學生會辦公室邀請了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16級的邵澤豪作為本期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之星的嘉賓來分享他在法大幾年來的經曆,收獲與感悟。


個人簡介
邵澤豪,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16級本科生,目前20級碩士生在讀,在校期間,他曾榮獲國家獎學金、觀韬獎學金、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各類學業獎學金、競賽優勝獎學金、科研創新獎學金等各類獎學金;在各類活動中,榮獲第十屆北京市大學生模拟法庭競賽一等獎,校級三好學生、優秀團員等榮譽。曾任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學生會外聯部幹事、學生就業與發展中心部長。他積極曾參與校内校外實踐活動,如國家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百大共青團團學課題、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雙百行動計劃”等,并有在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的實習經曆。現已獲得法律職業資格,證券、基金、期貨、銀行從業資格。


邵澤豪同學于采訪當日進行了造血幹細胞捐獻,作為一名多維的法學人才,他在學業實踐和志願服務上都取得了優良的成就。以下是采訪内容。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本科生學生會辦公室(下簡稱院會):我們看到您簡曆中非常特别的一點是您作為一個法學生還取得了金融四大從業資格,那麼請問您是如何兼顧法學和金融這兩方面的學習的呢?
邵澤豪:這些從業資格不難取得,它們分為基礎知識和法律知識兩部分,法律知識我們已經掌握了,所以隻需補充金融知識。我覺得學習方法是相通的,都需要理解、記憶。資格考試對于習慣應試的我們難度不大,也不會占用太多學習時間。像證從最簡單,稍微了解一下基礎知識、刷幾套題就足夠了。但像期貨和銀行因為新知識多、計算題量比較大,需要利用幾周時間集中學習、做題、理解。我覺得掌握一些金融基礎知識對工作實踐會有幫助,也能夠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還是很有必要的。
院會:您在外聯部時有什麼有趣的經曆能向我們分享嗎?
邵澤豪:外聯部的工作為我之後開展學生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其中有趣的經曆非常多。比如在師兄師姐的指導下,我們掌握了與贊助商聯系從而獲得贊助支持的方法,和小夥伴們一起在馬路上“刷街”的經曆非常難忘,和贊助商鬥智鬥勇、讨價還價的過程也十分有趣。比如在外聯部我參與了校際交流活動,外聯部也創辦了自己的“學·問”交流會,讓我了解了很多兄弟院校開展學生工作的經驗,也認識了很多有意思的外校同學,拓展了視野,這種交流活動也很有趣。
院會:我們還了解到您曾在學生就業與發展中心擔任了部長,學發當時創辦了很多全新活動,請問您是如何同部員們開拓創新的呢?
邵澤豪:說心裡話,開拓創新首先應該要感謝學院領導、老師的重視和支持,尤其是楊婷婷老師,她為我們開展學生工作争取來了大量贊助機會,非常支持學發開創全新的賽事活動,讓我們能夠有底氣“大展拳腳”。其次,創辦這些活動離不開學發的師兄師姐、學生會主席團和其他兄弟部門的支持,在組織過程中他們給我們提了很多寶貴建議,也總是在我們面臨困境時幫助我們度過難關。最後,開拓創新也離不開一起共事的三位部長夥伴、十五位優秀部員,正是大家一起群策群力、通力合作才讓學發擁有美好的未來。

院會:我們曾看到一張您在田間勞作的照片,請您分享一下這張照片背後的故事。
邵澤豪:我的家鄉在杭州,家裡有茶地,在每年春季時間充裕的情況下,我都會回家去參與農田勞作。這張照片展示的就是我挑着肥料,去茶葉地上施肥。因為我覺得中國龍井茶是我們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寶貴财富,不能在我們這一輩丢失,所以需要有一些人去做這些工作,去了解和掌握龍井茶是如何種植,如何培育,去弘揚龍井茶背後的文化。我覺得這對于鍛煉個人品質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很有意義。
院會:您曾主持過很多活動,那麼您覺得表達能力的提升對于在法學的學習和實踐方面有什麼幫助?
邵澤豪:我覺得表達能力幾乎與法學知識同等重要,對學習和實踐也很有幫助。提升表達能力也提升了思維能力、邏輯能力、應變能力,這些能力在法學的學習、工作中都能運用到,會更讓你注重叙述中的分點概況和邏輯推演,會更能抓住對話中的要點,更能讓你在高壓環境(如各類面試、庭審)中說話更自然等等,這些提升都非常重要。

院會:我們了解您是一個非常關注社會問題且富有愛心的人,參加過很多志願活動,那請問您是怎麼理解志願這兩個字的呢?
邵澤豪:就我的體悟而言,我覺得“志願”二字的含義是很豐富的。志願意味着行為是發自内心的,是不受強迫、利誘的,是自己希望、喜歡去做的事。志願是要有情懷和擔當的,在活動中不求回報的付出,讓自己收獲内心的滿足和自豪。志願是要有社會貢獻的,是應當能夠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和福祉的。


院會:從您剛剛的回答中,我們感受到了您對志願二字的深刻理解。此外,我們還了解到您志願捐獻了造血幹細胞,這可謂是一個偉大的決定,那麼是什麼讓您做出了這一決定呢?
邵澤豪:這個決定其實早在17年造血幹細胞入庫時就已經作出了,這幾年我也一直在等配型成功的通知,沒想到等了4年。我覺得我用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幾乎為零的付出去換取一個患者今後餘生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生命和幸福,這是天底下最劃算的“買賣”,真的很值得。
院會:您的這份付出不但挽救了一個生命,更激勵着同學們行動起來去挽救更多的生命。但是在2008年網上有一篇題為《一個大學生的呐喊——中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人為什麼那麼少》的文章,該文認為是繁瑣的法規澆滅了大學生奉獻愛心的熱情,那麼您作為一名捐贈者和法學生,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呢?
邵澤豪:我實踐中沒感覺到有繁瑣的法規在限制大學生參與,和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交流也得知大學生恰恰是目前做入庫和捐獻最積極的人群之一。我覺得可能有些限制的法規在于保護大家的健康和隐私,例如對體格有要求、對患者信息保密等,我認為還是有必要的,可以避免捐獻者身體損害以及潛在的道德風險。通過規範的捐獻程序才能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和捐獻者雙方的利益。但是也希望所有同學入庫前都要想清楚,患者做配型查詢也需要花費成本,尤其是當匹配上了再拒絕捐獻其實是給人希望後又扼殺了他的希望。
邵澤豪同學是一位極具溫情的法律人,他為人的全面不但體現在他的專業知識,更反映在他内心的博大——一種忘我的、濟他人于涸澤的奉獻精神。他用自己堅毅的實行诠釋着大學生活應有的多維和立體,也一直追尋着心中的道德律,做一個心靈上富足的人,在成為一名真正的法律人的征途上無畏前行。他是當之無愧的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之星,也是每一位在法學之路上求索的青年所共有的楷模。
圖源:邵澤豪
新聞稿編輯:劉一涵 陳麗君
采訪:李佳嵘 熊顯文 劉一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