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一、學術論文/短文
《從法學範疇的讨論看中國法學的走向》,載張文顯主編:《思想與修養:“法學範疇與法理研究”學術研讨會全實錄》,法律出版社2018年第12月版(3000字)
《促進法學知識與實踐良性互動》,載《人民日報》(學術)2018年第11月5日第16版(2000字)
舒國滢、王重堯:《德治與法治相容關系的理論證成》,載《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5期(10000字)
《法學實踐知識之困與圖爾敏論證模式》,載《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8年第5期(30000字)
《法學上的修辭學——論題學思潮述評(上)》,載焦洪昌主編:《國家與法治研究》,法律出版社2018年9月版(30000字)
舒國滢、宋旭光:《司法過程中的事實與真——哲學思考與論證視域》,載張保生、童世駿主編:《事實與證據——首屆國際研讨會論文集》,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8年7月版(8000字)
《戰後德國評價法學的理論面貌》,載《比較法研究》2018年第4期(48000字)
《求解當代中國法學發展的“戴逸之問”——舒國滢教授訪談錄》,載《北方法學》2018年第4期(25000字)
《變革時代的法學知識印記》,載《法治周末》2018年7月10日(2000字)
舒國滢、陶旭:《論法律解釋中的文義》,載《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8年第3期,第68-74頁(10000字)
《中國法學之問題——中國法律知識譜系的梳理》,載《清華法學》2018年第3期(34000字)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摘》,2018年第7期摘轉(8000)/《中國法律知識譜系的梳理》,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8年第11期摘轉(3500)
《邏輯何以解法律論證之困?》,載《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學報》,2018年第2期(40000字)/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邏輯》,2018年第2期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網2018年8月31日全文轉載
舒國滢、宋旭光:《以證據為根據還是以事實為根據——與陳波教授商榷》,載《政法論叢》,2018年第1期(15000字)
《做一個“完全的法律人”——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舒國滢教授訪談錄》,載桑磊主編《法學第一課》,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7年8月版(5000字)
《19世紀德國“學說彙纂”體系的形成與發展——基于歐陸近代法學知識譜系的考察》,載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理學研究所編《主題與視域》,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7年6月版(68000字)
《司法の広場化から司法の劇場化へ——記号學の視點から》,載鈴木敬夫編譯《現代中國の法治と寬容》,日本成文堂株式會社2017年5月10日版(12000字)
《法學的學問性質——菲利普·赫克的利益法學》,載《0.1》2017年1月20日第5版(1000字)
《從司法的廣場化到司法的劇場化——一個符号學的視角》,載胡水君主編:《民主法治評論》(第四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0月版(14000字)
《中國當代法治的建構:曆史語境與發展困境》,載陳光中主編《法大法學家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論文集》,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6年10月版(10000字)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法理學》(對話錄),載《0.5》2016年第3期(5000字)
《說不盡的Topik 和Topos》,載文兵主編:《法治的哲學之維》第3輯,當代中國出版社2016年1月版,第164-168頁(7000字)
《格奧爾格·弗裡德裡希·普赫塔的法學建構:理論與方法》,載《比較法研究》2016年第2期(36000字)
《德國1814年法典編纂論戰與曆史法學派的形成》,載《清華法學》2016年第1期(48000字)/ 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6年第6期,第118-119頁(3000字)
《19世紀德國“學說彙纂”體系的形成與發展——基于歐陸近代法學知識譜系的考察》,載《中外法學》2016年第1期(68000字)
《薩維尼和他的三部巨作》,載《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學報》2015年第6期(12000字)
《德國十八九世紀之交的法學曆史主義轉向——以哥廷根法學派為考察的重點》,載《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學報》2015年第1期(22000字)/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15年第6期全文轉載
《作為文明過程的法治》,載《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5年第1期(12000字)
《認真對待劣勢知識生産與獎勵之馬太效應的畸形疊合》,載《清華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3000字)
《近代自然科學對法學的影響——以17、18世紀理性主義法學作為考察重點》,載《法學評論》2014年第5期(20000字)
《17、18世紀歐洲自然法學說:方法、知識譜系與作用》,載《比較法研究》2014年第5期(30000字)
《推進依法治國,重在執政黨形成堅定的法治意志》,載《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14年第8期(4000字)
《<學說彙纂>的再發現與近代法學教育的濫觞》,載《中國法律評論》2014年第2期(35000字)
《歐洲人文主義法學的方法論與知識譜系》,載《清華法學》2014年第1期(59000字)
《論題學:修辭學抑或辯證法?》,載趙文宗、許章潤主編:《2013年世界華人法哲學大會文集》,香港地區紅出版(圓桌文化)2013年12月版,第59-127頁(3萬字)
《論題學——從亞裡士多德到西塞羅》,載陳起行、江玉林、今井弘道、鄭泰旭主編:《後繼受時代的東亞法哲學——第八屆東亞法哲學研讨會論文集》,台灣地區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12月版,第59-127頁(7.5萬字)
《評注法學派的興盛與危機——一種基于知識論和方法論的考察》,載《中外法學》2013年第5期(64000字)
《波倫亞注釋法學派:方法與風格》,載《法律科學》2013年第3期第33-44頁(30000字) /轉載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13年第9期,第3-15頁
《說不盡的Topik 和Topos》,載《浙江社會科學》2013年第2期(7000字)/轉載文兵主編:《法治的哲學之維》第3輯,當代中國出版社2016年1月版,第164-168頁
《論題學:修辭學抑或辯證法?》,載《政法論叢》2013年第3期(21000字)
《羅馬法學成長中的方法論因素》,載《比較法研究》2013年第1期(79000字)/羅馬法學家與羅馬法學的發展,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6期,第127-128頁(3000字)
《亞裡士多德論題學之考辨》,載《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學報》2013年第2期(68000字)
《法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載《清華法學》2013年第1期(18000字)
《寂靜的法學旅途》,載《法制》2012年第6期(5000字)
《追問古代修辭學與法學論證技術之關系》,載《法學》2012年第9期(7000字)
《西塞羅的<論題術>研究》,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2年第4期(30000字)
《決疑術:方法、淵源與盛衰》,載《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學報》2012年第2期(31000字)
《“争點論”探赜》,載《政法論壇》2012年2期(42000字)
《西方古代修辭學:辭源、主旨與技術》,載《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學報》2011年第4期(35000字)
《論題學:從亞裡士多德到西塞羅》,載《研究生法學》2011年第6期(7萬字)
《走近論題學法學》,載《現代法學》2011年第4期(25000字)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要培養完全的法律人》,載《法治周末》,2011年7月21日第21-22版,4000字
《舒國滢:法學中尋找美》,載《檢察風雲》(半月刊),2011年第12期,第76-78頁,5000字
《法治發展:多重矛盾的破解之法》,載《人民論壇》理論周刊,2011年5月,第64-65頁,3600字
《法學内外的求索與沉思――訪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舒國滢》,載《光明日報》2011年1月18日第11版
《審判工作中,為什麼需要法學方法論》,載《人民法院報》理論周刊,2010年12月22日第7版,2500字
《境外的詩意風景》,載《法制周末》(馮威采訪),2010年12月23日第C7版,4000字
《法律是人存在的曆史》,載《法制日報》,2010年11月3日第11版,3000字
《法治與人類形象》,載趙文宗編著:《中華法哲學發展:全球化與本地化之間》,紅投資有限公司(圓桌文化)2010年4月版
《古斯塔夫·拉德布魯赫思想述評》,載杜鋼建、白巴根編:《法下的人權與國權:鈴木敬夫教授古稀紀念文集》,法律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科學的真僞與法律判斷的界限》,載《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7年第1期(0.4萬)
《在法學本科教育中開設法學方法論課程的必要性》,載《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0.9萬)
《并非有一種值得期待的宣言》,載《法理學、法史學》2007年第1期(2萬字)
《尋求法意,天道酬勤——讀書治學之偶見》,載《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0.9萬)
《走出“明希豪森困境” ——羅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論證理論>述評》,載《中國書評》第五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版)(2.2萬字)
《并非有一種值得期待的宣言》,載《現代法學》2006年第5期(2萬字)
《如何看待知識生産者問題》,載《中國書評》第四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版)(0.35萬字)
《法理學教學在法學教育中的功能》,載《河北法學》2005年增刊(7000字)
《由法律的理性與曆史性考察看法學的思考方式》,載《思想戰線》2005年第4期(8000字)
《尋訪法學的問題立場——兼談“論題學法學”的思考方式》,載《法學研究》2005年第3期(36000字)
《在曆史叢林中行進的中國法理學》,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5年第2期(10000字)
《在曆史叢林中行進的中國法理學》,載《政法論壇》2005年第1期(21000字)
《法律原則适用的困境——方法論視角的四個追問》,載《蘇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11000字)
《從方法論看抽象法學理論的發展》,載《浙江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1400字)
《法律原則适用中的難題何在》,載《蘇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5000字)
《現代立法理念》(與程春明合作),載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研究室編:《研究資料》(十三)2004年8月5日(1萬字)
《從方法論看抽象法學理論的發展》(論文摘要),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4年6期(200字)
《阿圖爾·考夫曼:<古斯塔夫·拉德布魯赫傳>》,載《清華法學》(第三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版(184000字)
《法律論證》,載《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第1輯),2002年8月(0.2萬字)
《法治與人類形象》,法制日報(理論專刊),2002年10月31日11版(0.35萬)
《路徑的迷失與尋求》,法制日報(理論專刊),2000年1月30日3版(0.3萬)
《法律與音樂》,浙江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卷,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版(5000字)
《西方法治的文化社會學解釋框架》,政法評論2002年卷,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23000字)
《走出概念的泥淖——“法理學”與“法哲學”之辨》,學術界2001年1期(13000字)
《From “The Justice in the Open Air” to “The Justice in the Theatre”——a Perspective of Semiotics》,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第3卷,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14000字)
《從美學的觀點看法律——法美學散論》,北大法律評論,第3卷第2輯,法律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12000字)
《反腐敗與中國法治品格的塑造——剛性法治能力的形成所面臨的問題》,社會科學戰線1998年第6期/轉載劉海年等主編“依法治國與廉政建設”,中國法制出版社1999年1月版/轉載《中國世紀發展文論大系》(山東)、《21世紀中國社會發展戰略研究文集》(北京)(8000字)
《從司法的廣場化到司法的劇場化——一個符号學的視角》,政法論壇1999年3期(14000字)
《“真理标準”的讨論與中國當代法理學的發展》,政法論壇1998年5期(4000字)
《法理學學科的緣起及其在當代面臨的時代問題》,法學1998年第10期/人大複印《法理學、法史學》1998年12期轉載(7000字)
《大衆化與法治化:一個文化-哲學的解釋》,政法論壇1998年3期/人大複印《法理學、法史學》1998年8期轉載/載劉海年等主編“依法治國與精神文明建設”,中國法制出版社1997年9月版(13000字)
《法律行為概念與結構:一個學理的探讨》,研究生法學1998年4期(8300字)
《憲法的時間之維》(憲法修改筆談),法學研究1999年第3期(1500字)
《柏拉圖“國家篇”:譯名的困惑》,比較法研究1997年4期(2000字)
《浪迹于法與童話之間》,歐美同學會會刊,2001年夏季号(7500字)
《萊納河邊的法學家們》,歐美同學會會刊,2000年秋季号(8000字)
《法治不是什麼》,中山大學法律系《法律評論》1999年創刊号(2500字)
《中國法學的“出土文物”》,比較法研究1998年2期(1700字)
《戰後德國法哲學的發展路向》,《法理學論叢》(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6月版(30000字)
《法律的地理空間》,法制日報1999年5月6日7版
《司法的廣場化與劇場化》,法制日報1999年5月27日版
《法治的界限》,法制日報1999年4月29日7版
《路徑的迷失與尋求——世紀之交中國法理學的上下左右》,法制日報2000年1月30日3版
《法治進程中的大衆文化背景》,法制日報1998年7月25日7版
《法治能力簡論》,法制日報1998年5月9日7版.《法治進程中的大衆文化背景》,法制日報1998年7月25日7版
《法律職業呼喚法哲學智慧》,人民法院報2002年4月8日B1版
《中國法治建構的曆史語境及其面臨的問題》,社會科學戰線1996年6期/轉載劉海年等主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國法制出版社1996年8月版
《戰後德國法哲學四論題》,劉升平、馮治良主編“走向二十一世紀的法理學”(雲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2月版94-101頁
《“司法時令說”及其對中國古代司法制度的影響》,政法論壇1996年4期
《法律形式二論》,司法研究1996年5期
《赫伯特·L·A·哈特——一代法哲學大師的隕落》,比較法研究1996年4期
《法制現代化論綱》,新華文摘1996年7期
《我們這個時代需要什麼樣的法律精神——戴維·塞爾本新著〈義務原則〉的視角》,社會科學戰線1995年6期
《戰後德國法哲學的發展路向》,比較法研究1995年4期
《面臨機遇與選擇的中國法理學》,法學1995年9期/人大複印《法理學、法史學》1996年1期轉載
《權利的法哲學思考》,政法論壇1995年3期/轉載于“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優秀論文選集”,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1995年8月版
《二十世紀末對法律的各種挑戰——國際法哲學社會哲學協會及其世界大會介紹》,中國法學1994年4期
《法律行為概念與結構:一個學理的探讨》,研究生法學1998年4期
《當代西方法學的綜合趨向》,法學研究1987年第5期
《刑事法律關系初探》,法學評論1985年第6期/ 人大複印《法學》1985年12期轉載/被《刑事法學大辭書》采用
《對法概念之争的思考》,法學1987年第5期
《現代西方自然法學的形成和發展》,山東法學1986年第3期
《歐洲共同體法及其立法制度》,政法論壇1987年第1期/ 人大複印《法學》1987年第2期轉載
《英國少年犯罪訴訟程序的法律規定》,法學天地1987年第5期
《在法學領域引進系統科學的趨向》,政法論壇1988年第6期/ 人大複印《法學》1989年第2期轉載
《“法”的界定:一個世界性的法學問題》,政法論壇1991年第6期/ 人大複印《法學》1992年第3期轉載
《“人”的法律意義》,法律學習與研究1990年第2期
《法學研究方法的曆史演進》,法律科學1992年第4期/人大複印《法學》1992年第12期轉載
《由強權走向權利:法文化總體精神的演進》,比較法研究1989年2期
《法律關系客體之我見》,法大成人教育1992年第5期
《法律關系的曆史演進》,法學家1993年第3期
《散記法哲學家阿列克西》,載《法制日報》2009年9月23日第10版(0.15萬字)
《學術期刊與“計件式知識生産”,載《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學報》2007年11月第2期(0.20萬)
《法學的問學方式》,載《法制日報》2007年11月25日第14版(0.25萬)
《地平線的矚望——序陳林林<裁判的進路與方法>》,載《法制日報》2007年10月21日第15版(0.25萬)
《利科的法學維度》,載《法制日報》2007年9月23日第14版(0.25萬)
《守望<比較法研究>的日子》,載《比較法研究》2007年第4期(1700字)
《地圖的故事》,載《法制日報》2007年7月8日第14版(0.15萬)
《我們到底還有怎樣的想象》,載《法制日報》2007年3月11日第14版(0.2萬)
《走向顯學的法學方法論》,載《法制日報》2007年4月15日第14版(0.2萬)
《小月河邊,有一所大學叫政法》,載《法制日報》2007年5月27日第16版(0.4萬)
《路,在淡然的行進中選擇》,載解廷民等編:《法律專業學生求職選擇》,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版(0.4萬)
《<律師文摘>·堂吉诃德·律師界》,載孫國棟等編:《為了一個共同的夢》,2007年印行(0.2萬)
《律師的心性》,載《律師文摘》(2003年第4卷)(500字)
《尋求法治的技術之路》,法治日報2003年3月6日11版(3500字)
《倘佯于法學與美學之間——舒國滢教授訪談》(陳虹偉、徐俐英采訪),法制日報2003年12月11日11版(2500字)
《追尋自由與公正的社會——評科殷<法哲學>》,載《法學家茶座》第四輯(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3000字)
《為符合本性的人格發展創造條件》(書評),載《光明日報》,2004年2月12日(0.15萬字)
《大學到底意味着什麼》(随筆),載《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11月4日(0.15萬字)
《司法的廣場化與司法的劇場化》(随筆),載《北京日報》,2000年12月25日(0.15萬字)
《走近拉德布魯赫》,載《人民法院報》,2002年7月29日(0.15萬字)
《拉德布魯赫法哲學思想研讨》(評論),載《中國市場經濟論壇》,2003年3期(0.15萬字)
《為符合本性的人格發展創造條件》,載《光明日報》2004年2月12日(0.15萬字)
《從方法論看抽象法學理論的發展》(論文摘要),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4年6期(200字)
《大學到底意味着什麼》,載《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11月4日(0.15萬字)
《訪歐語絲——從羅馬到牛津》,比較法研究2002年4期(1.1萬)
《何莫邪與思想的建築學》,法學家茶座2002年8月第1輯,山東人民出版社(0.2萬)
《“司法的廣場化”與“司法的劇場化”》,北京日報2000年12月25日(理論周刊)11版
《風,總是要飄散的》,比較法研究2000年4期“編後小記”
《人本的秩序》,工人日報2000年3月11日3版
《制度之“牆” 》,工人日報2000年2月26日3版
《法典的誘惑》,工人日報1999年5月29日3版
《法律不能承受戰争之重》,工人日報1999年5月15日3版
《時間結構中的法律》,工人日報1999年5月1日2版
《再見,20世紀》,比較法研究1999年3-4期合刊
《法庭的符号意義》,1999年7月3日3版
《塑造中國法治品格》,工人日報 1999年4月3日3版/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1999年4月3日早間“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作為“首都各大報紙要聞”播發。
《在都市的法律中生活》,工人日報 1999年2月27日3版
《法的未來演進:問題與趨勢》,法制日報1999年1月21日7版
《瘋狂牟利與罪孽自省》,北京青年報1999年1月18日
《澳大利亞海風吹來的法的式樣》,比較法研究1998年4期
《“剛性法治”思考片斷》,檢察日報1998年10月15日3版
《淡然回首十年路》,比較法研究1997年3期
《法與道德資源的短缺》,法制日報1998年9月19日7版
《西方法治的文化社會學解釋》,人民法院報2001年6月18日B1版(3500字)
《法學的知識轉型》,比較法研究1998年1期(1700字)
《法制現代化論綱》,法制日報1996年5月9日7版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學術研讨會發言》,法學研究1996年3期/ 轉載于《新華文摘》1996年第9期
《自然科學與法學結合的嘗試》,中國法制報1985年5月13日3版
《全國首次法制系統科學讨論會在京舉行》,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85年第3期
《義務、責任、制裁》,中國法制報1985年10月8日3版
《刑事法律關系刍議》,中國法制報1986年8月22日3版
《談法律規範的實現》,中國法制報1987年4月8日3版
《法律規範的性質及其邏輯結構》,中國法制報1987年9月2日3版
《适應改革形勢,發展法學理論》,中國法制報1987年12月7日1版
《法學基礎理論改革勢在必行》,中國法制報1988年2月22日1版
《尤金·埃利希及其〈社會法學基本原理〉》,法制日報1988年2月22日4版
《美國法律教育概況》,政法大學研究生通訊1985年第1期
《詩詞二首》,政法大學研究生通訊1985年第2期
《萊納河·牧鵝女· 哥廷根》,政法大學校刊1995年11月20日4版
《浪迹于法與童話之間——雅各布·格林印象》,政法大學校刊1995年3月20日4版
《八棵樹》,政法大學校刊1994年11月10日3版
《航行歐羅巴》(詩歌),政法大學校刊1995年4月10日4版
《城市意象》,政法大學校刊1996年9月20日4版
《他者的視境》,政法大學校刊1995年9月10日4版
《失落的盛典》,政法大學校刊1996年3月10日4版
《文人的苦樂》,政法大學校刊1995年3月10日4版
《關于〈人文劄記〉的劄記》,政法大學校刊1998年4月20日
《邊緣之思》,政法大學校刊1995年月日4版
二、譯文
《法與想象》(巴拉赫),載《清華法律評論》(第1卷第1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2.3萬字)
《法律上的人》(拉德布魯赫著),載《法大評論》(第1卷),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01年9月版(11000字)
《法律的不法和超法律的法》(拉德布魯赫著),載《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4),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01年12月版(13500字)
《法律論證理論面臨的問題和進路》(阿列克西著),載《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4),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01年12月版(35000字)
《五分鐘法哲學》(拉德布魯赫著),載《人民法院報》2001年4月9日B2版(2000字)
《法律職業人》(拉德布魯赫著),載《人民法院報》2001年4月18日B2版(2000字)
《沙伊姆·佩雷爾曼的論證理論》,載《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第1輯),2002年8月(1.8萬字)
三、學術專著和譯著
1. 獨著:
《法哲學沉思錄》,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版(24.2萬字,獨立承擔)
《法哲學:立場與方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版(16.3萬字,獨立承擔)
《在法律的邊緣》(随筆集),法制出版社2000年6月版(16萬字)
《思如浮萍》(随筆集),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07年10月版(25萬字)
2. 譯著:
《論題學與法學》(譯著,[德]菲韋格著),法律出版社2012 年3 月版(12.4萬字)
《法律智慧警句集》( [德]拉德布魯赫著),法制出版社2001年10月版(15.6萬字)/法制出版社2009年1月版
《法律論證理論》(譯著,[德]阿列克西著),法制出版社2002年12月版(37.4萬字)
《古斯塔夫·拉德布魯赫傳》,【德】阿圖爾·考夫曼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版,26萬字)
《律師、公衆和職業責任》([美]F·雷蒙德·馬克斯等著),1989年11月版
《法社會學原理》(奧地利)歐根·埃利希,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9年1月(46萬字)
3. 合著:
《法學方法論問題研究》(第一作者,承擔1章,2萬字),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制史》(合著,楊一凡、陳寒楓主編,本人承擔1/2章),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版(35000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制通史》(合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八五”規劃重點項目,韓延龍主編,本人任副主編之一),中央黨校1998年11月版(25000字)
《中國法理縱論》(王勇飛、王啟富主編,承擔2章),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1996年8月版
《中國法理學研究綜述與評價》(合著,王勇飛、張貴成主編,本人承擔5章),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1992年5月版
4. 主編:
《法理——法哲學、法學方法論與人工智能》第一卷,商務印書館2018年9月版,31萬字
《法理——法哲學、法學方法論與人工智能》第二卷,商務印書館2018年9月版,31萬字
《法理——法哲學、法學方法論與人工智能》第三卷,商務印書館2018年9月版,31萬字
《法理——法哲學、法學方法論與人工智能》第四卷,商務印書館2018年6月版,31萬字
《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研究》,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6年11月版(50萬字)
《法學方法論論叢》第二卷,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年5月版,31萬字
《法學方法論論叢》第一卷,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年12月版,31萬字
《法制現代化的理論基礎》(主編),知識産權出版社2010年5月版,37.4萬字
四、教材
《法理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職高專法律系列教材,主編,第五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1月版(34.5萬字)
《法理學》(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教材,第五版,承擔第9章1萬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7月版
《法學方法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系列研究生教材,主編),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8年5月版)(31萬字)
《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輔導用書》(第一卷,法理學主編),法律出版社2018年5月版(11萬字)
《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法理學主編),法律出版社2018年5月版(0.5萬字)
《法學概論》(第六版,高等政法院校規劃教材),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6年11月版,2.5萬字)
《法理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職高專法律系列教材,主編,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2月版(34.5萬字)
《法學方法論》(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學理論教材系列,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年5月版)(20.7萬字)
《法學概論》(第五版,高等政法院校規劃教材),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3年4月版,2.5萬字)
《法理學》(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第四版,承擔1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4月版
《法理學階梯》(第2版)(21世紀普通高等學校法學系列教材,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版(51.3萬字,獨立撰寫3萬字)
《法理學導論》(第二版,公法系列教材,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版(29.7萬字,獨立承擔5.5萬字)
《法理學》(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副主編)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2年3月版(45.5萬字,獨立撰寫60000字)
《法理學導論》(公法系列教材,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版(29.7萬字,獨立承擔5.5萬字)
《法理學階梯》(21世紀普通高等學校法學系列教材,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版(44萬字,獨立撰寫3萬字)
《法理學》(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第三版,承擔1章)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版
《法理學》(高職高專法律系列教材,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版(32.6萬字)
《政府法制通用教程》(第一編第一章第一、五、七、八節),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年7月版(3.5萬字)
《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第一卷,法理學主編),法律出版社2005年5月版(2萬字)
《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第一卷,法理學主編),法律出版社2004年5月版(2萬字)
《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第一卷,法理學主編),法律出版社2003年5月版(2萬字)
《法律基礎》(修訂版),北京出版社2003年8月版(2.5萬字)
《法律碩士聯考考試指南》(修訂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版(7萬字)
《法理學》(司法部屬院校主幹課程教材,副主編)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1999年1月版(60000字)
《法理學教科書》(政法大學本科法學教材,主編)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1999年5月版(65000字)
《法理學》(政法大學成人法學教材,主編)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1999年4月版(45000字)
《法學基礎理論·憲法學》(全國律師資格考試指定用書,副主編),法律出版社1998年7月版(31000字)
《法理學教程》(高等學校法學教材,副主編,承擔4章),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3月版(43000字)
《法學基礎》(北京市高等學校德育系列教材,承擔1章)北京出版社1999年6月版(25000字)
《法理學》(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教材,承擔2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版(20000字)
《法理學·憲法學》(全國律師資格考試指定用書,主編),法律出版社2001年5月版(46000字)
《法理學》(司法部屬院校主幹課程教材修訂版,副主編)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02年9月版(60000字)
《法理學》(成人高等法學系列教材,副主編,承擔4章),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1996年4月版
《攻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承擔“法學基礎理論”部分),法律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攻讀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教程》(承擔“法學基礎理論”部分),法律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法學概論》(高等學校非法律專業通用教材),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1996年8月版
《法理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本科教材,承擔3章),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1992年8月版
《法學基礎理論》(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函授教材,承擔3章),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1989年4月版
《法學基礎教程》(行政訴訟系列教材),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1988年7月版
《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第一卷,法理學主編),法律出版社2007年5月版(2萬字)
《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第一卷,法理學主編),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版(2萬字)
《法律碩士聯考考試指南》(修訂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7萬字)
《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大綱》(法理學主編),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版(0.5萬字)
《法理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第二版,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版(32.6萬字)
五、工具書
《毛澤東思想法律庫》,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1993年7月版
《勞改法學百科辭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法理學與法治之鏡》,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務處1999年1月
《日照京華》(編輯),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
一、課題主持人: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系列研究叢書”校級人文社科項目(立項時間:2015年4月,完成時間:2016年6月30日,10萬元,經費号: 1011-07115024,主持人:舒國滢)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法學成長中的方法與知識譜系”(項目編号:14ZDA07,立項時間:2014年3月1日,預計完成時間:2018年6月30日,30萬元,主持人:舒國滢)
二、課題參與人: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司法評估的理論與方法研究”(項目編号:17ZDA129,立項時間:2017年11月15日,預計完成:2022年12月31日,60萬元,主持人:張保生)
中央其他部門社科專門項目“法觀念現代化與女性權利保護——以反家暴法為中心”(項目編号:14SFB2001,立項時間:2014-12-16,完成時間:2016-10-31,5萬元,主持人:王新宇)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規範、邏輯與法律論證”(項目編号:11YJC820050
,立項時間:2011-09-06,完成時間:2016-11-03,5萬元,主持人:雷磊)
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題庫研究與建設”部級課題項目:“法理學學科題庫建設項目”(項目編号:IV—1(2萬元)2007年6月
《利益沖突的法律調整》,國家社會基金重大課題(50萬元)資項目(《利益沖突的法律調整一般理論》)
《中國法制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第14号(2004-2007)80萬元(子課題《法制現代化原理》負責人,經費8萬元)
《現代立法理論與立法實踐》(全國人大課題,2004年2月-4月“現代立法理念”子課題負責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課題》(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重大課題,2003年“《憲法》序言修改課題”子課題參與人)
《法理學教學與考試模式改革研究》,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2003年教學改革項目(1萬元)
《法學方法論問題研究》(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部級科研項目,主持人,2002-2005年,50000萬人民币)(下達編号:02SFB1018)
《法論證理論》(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參與人,15000人民币,2001-2004年)
《近現代西方國家法治理論與實踐》(國家教委九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996-2000年,5000人民币 )(任課題負責人)
《國際人權法手冊》(奧斯陸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外交學院合作項目,挪威政府資助,1998-2002年12月,20萬人民币 )
《中國法理研究》(司法部重點課題,1986-1988年)(參加人)
《計算機立法研究》(國家科委軟科學研究課題,1990-1992)(參加人)
《馬克思主義法學原理研究》(中國法學會“八五”重點課題,1990-1994)
《法律符号學與法律語言哲學研究》(1999-2000年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律系資助中青年課題,1萬元人民币)
《當代德國法學名著翻譯計劃》(1999-2006年)德國學術交流委員會(DAAD)資助,15000馬克(人民币6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