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隊伍

在職教師

雷  磊

                       職務: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院長

                       職稱:教授

教育背景


       201502月—201602月 德國海德堡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訪問學者

        201108月—201109 瑞士弗裡堡大學聯邦主義研究所第二十三期暑期班培訓結業

        200810月—200911 德國基爾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育部聯合培養博士項目

        200709月—201006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攻讀法學理論博士

        200409月—200706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攻讀法學理論碩士

        200009月—200406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接受本科教育


研究領域


       法學理論(法哲學、法理論、法律邏輯)



社會兼職


        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會理事、

        中國立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邏輯學會法律邏輯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第三屆北京市政府立法工作法律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歐美同學會會員


科研成果

   

    一、出版物、論文

 

  (一)論文

    2019

    ●“新興(新型)權利的證成标準”,載《法學論壇》2019年第3期,第20-29頁。

    ●“為權利而鬥争:從話語到理論”,載《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2期,第54-61頁。

    ●“法教義學觀念的源流”,載《法學評論》2019年第2期,第42-52頁。

    ●“從‘看得見的正義’到‘說得出的正義’——基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和規範裁判文書釋法說理的指導意見》的解讀與反思”,載《法學》2019年第1期,第173-184頁。

    ●“定義論及其在法典編纂中的應用”,載《财經法學》2019年第1期,第15-32頁。

    ●“主題的拓展與方法意識的覺醒——四十年來規範法學的發展”,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第1-8頁。

    2018

    ●“法哲學在何種意義上有助于部門法學”,載《中外法學》2018年第5期,第1178-1201頁。

    ●“法教義學與法治:法教義學的治理意義”,載《法學研究》2018年第5期,第58-75頁(本文獲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2018年度優秀論文獎”)。

    ●“從經驗中‘茁生’的法律理性——以魏因瑞伯的類推理論為中心”,載《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5期,第76-81頁(轉載于《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9年第2期,第116-117頁)。

    ●“什麼是法教義學?——基于19世紀以後德國學說史的簡要考察”,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8年第4期,第100-124頁。

    ●“法理論及其對部門法學的意義”,載《中國法律評論》2018年第3期,第82-96頁。

     “法教義學能為立法貢獻什麼?”,載《現代法學》2018年第2期,第25-40頁。

    ●“為權衡理論辯護”,載《政法論叢》2018年第2期,第23-33頁。

    ●“指導性案例适用技術的國際比較”(合著第一作者),載《治理研究》(原《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8年第1期,第112-118頁。

    2017

     Legal Methods, legal certainty and the rule of law, in: Jichun Shi ed., Renmin Chinese Law Review (Selected Papers of The Jurist, Volume 5),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7, pp.25-57.

    ●“國家監察機關的設置模式:基于獨立性的比較研究”(合著第一作者),載《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第6期,第93-102頁。

     ●“法律概念是重要的嗎”,載《法學研究》2017年第4期,第74-96頁(本文獲中

    國政法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2017年度代表論文獎”,2018年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第四屆“孫國華法學理論優秀青年學術成果”一等獎)。

    ●“法律邏輯研究什麼?”,載《清華法學》2017年第4期,第188-208頁(轉載于《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邏輯)》2017年第4期,第18-35頁)。

    ●“‘法哲學’講什麼?—— 馮·德爾·普佛爾滕《法哲學導論》導讀”,載《中國法律評論》2017年第3期,第164-176頁。

    2016

    ●“法律規範沖突的邏輯性質”,載《法律科學》2016年第6期,第3-18頁。

    ●“為涵攝模式辯護”,載《中外法學》2016年第5期,第1206-1233頁(本文獲中

    國政法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2016年度代表論文獎”)。

    ●“權利的地位:一個邏輯-規範的分析”,載《浙江社會科學》2016年第10期,第48-59頁(收錄于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理學研究所編:《法理學:主題與視域》,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7年版,第147-173頁)。

    ●“走出‘約根森困境’?——法律規範的邏輯推斷難題及其可能出路”,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6年第2期,第114-136頁。

    ●“什麼是法律邏輯——烏爾裡希·克盧格《法律邏輯》介評”,載《政法論壇》2016年第1期,第176-191頁。

     Lei Lei, Die Verbreitung der Juristischen Methodenlehre auf dem Festland Chinas, in:Yuanshi Bu (Hrsg.), Juristische Methodenlehre in China und Ostasien, Tübingen: Mohr Siebeck 2016, S.17-43.

    2015

    ●“适于法治的法律體系模式”,載《法學研究》2015年第5期,第3-27頁(收錄于馮

    玉軍主編:《法治中國建設與法律體系完善》,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44-81

    頁。本文獲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2015年度代表論文獎”)。

    ●“法律方法、法的安定性與法治”,載《法學家》2015年第4期,第1-19頁。

     ●“域外法學方法論論著我國大陸傳播考略———以歐陸譯作與我國台灣地區作品為主

    線”,載《東方法學》2015年第4期,第11-26頁。

    ●“指導性案例法源地位再反思”,載《中國法學》2015年第1期,第272-290頁(本文獲第三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三等獎;第四屆“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

    ●“法教義學的基本立場”,載《中外法學》2015年第1期,第198-223頁。

    ●“再訪拉德布魯赫公式”,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5年第1期,第105-123頁。

    2014

    ●“論依據一般法律原則的法律修正——以台灣地區‘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362号為例”,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6期,第4-17頁。

    ●“法律權利的邏輯分析:結構與類型”,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4年第3期,第54-75頁。

    ●“法律程序為什麼重要?——反思現代社會中程序與法治的關系”,載《中外法學》2014年第2期,第319-338頁(本文獲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2014年度代表論文獎”)。

    ●“德國的調解觀念及其啟示”,載《法商研究》2014年第2期,第151-160頁。(本文獲中國法學會第七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論文二等獎)

    ●“法律論證中的權威與正确性——兼論我國指導性案例的效力”,載《法律科學》2014年第2期,第39-49頁。

    ●“執法者如何看待法律”,載《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14年第5期,第102-104頁。

    2013

    ●“法律規則的邏輯結構”,載《法學研究》2013年第1期,第66-86頁;部分轉載于《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3年第5期,第110-111頁(本文獲第二屆“孫國華法學理論優秀青年學術成果”一等獎、第三屆“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青年教師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2013年度代表論文獎”)。

    ●“新修辭理論的基本立場——以佩雷爾曼的‘普泛聽衆’概念為中心”,載《政法論叢》2013年第2期,第12-29頁。

    ●“文化與法律論證”,載《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13年卷(總第21期),第114-130頁(CSSCI來源集刊)。

    2012

    ●“邏輯推斷抑或意志行為?——對凱爾森晚期規範理論中一個命題的批判”,載《政大法學評論》(台灣)第130期(201212月),第159-198頁(本文獲第四屆“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青年教師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

    ●“法律原則如何适用?——《法律原則适用中的難題何在》的線索及其推展”,載《法學方法論論叢(第一卷)》,201212月刊,第227-260頁。

    ●“融貫性與法律體系的建構——兼論當代中國法律體系的融貫化”,載《法學家》2012年第2期,第1-16頁;轉載于《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法理學 法史學)》2012年第9期,第3-18頁(本文獲2012年首屆“孫國華法學理論優秀青年學術成果”二等獎;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2012年度優秀論文獎”)。

    ●“原則理論與法概念争議“,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2年第2期,第103-117頁。

    2011

    "開放社會中的個案公正——齊佩裡烏斯法學方法探析",載《西部法學論壇》2011年第5期,第41-49頁;轉載于《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法理學 法史學)》2012年第2期,第27-36頁。

    ●“實踐法學思維的三個層面”,載《浙江社會科學》2011年第3期,第53-60頁。

    ●“基本權利、原則與原則權衡”,載《法律方法》第十一卷,20115 月刊,第389-396頁(CSSCI來源集刊)。

    ●“實踐法學思維:層面、結構與意義“,載《北理法學》第1輯(2011年),第97-115頁。

    2010

    ●“再論法律解釋的目标——德國學說中主/客觀說之争的剖析與整合”,載《環球法律評論》2010年第6期,第39-54頁。

    2009

    ●“法律規範的同位階沖突及解決——以法律規則與法律原則的關系為出發點”,載《台大法學論叢》(台灣)第38卷第4期(2009年),第1-66頁。

    ●“法律推理基本形式的結構分析”,載《法學研究》2009年第4期,第18-39頁。

    2008

    ●“法律論證何以可能?——與桑本謙先生商榷法律論證理論的基本問題”,載《政法論壇》2008年第2期,第138-146頁。

    ●“法律規範沖突的含義、類型與思考方式”,載《法律方法》第七卷,20083 月刊,第247-257頁(CSSCI來源集刊)。

    ●“二十世紀中後期中國主流法律觀的文本考察”,載《西部法學論壇》2008年第3期,第29-41頁。

    2007

    ●“法律論證的問題與立場——從《法律論證原理》一書切入”,載《政法論壇》2007年第2期,第177-179頁。

    ●“科學的真僞與法律判斷的界限”,載《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7年第1期(合著),第49-51頁(中文核心期刊)。

    ●“法律論證的功能、進路與立場”,載《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第四輯,20076月刊,第364-382頁。

    ●“司法視角的法律效力問題研究”,載《法律方法》第六卷,20073月刊,第57-74頁。

    2006

    ●“方法和限度:回到事情本身——解析考夫曼《類推與事物本質》”,載《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第九輯,20066月,第249-274頁。

    ●“Ius:從正義到權利”,載《時代法學》2006年第1期,第65-67頁。

    ●“貧瘠上的正義——對影片《可可西裡》法治困境的反思”,載《民主與科學》2006年第1期,第39-41頁。

    

    (二)譯文

    ●[]烏韋迪特裡希森:法教義學的道路,雷磊譯,載《法理》第4卷(20186月),第167-180頁。

    []古斯塔夫•拉德布魯赫:“作為法律思維形式的事物本質”,雷磊譯,載《法律方法》第22卷(201712月),第3-19頁。

    []羅伯特·阿列克西:“法與道德:告别演講”,雷磊譯,載《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5年第5期,第5-12頁(轉載于《新華文摘》2016年第4期,第139-143頁)。

    []愛德華·甘斯:“1833年版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編者序”,雷磊譯,載《曆史法學》第七卷(2013年),第422-428頁。

    []羅伯特·阿列克西:“哈貝馬斯的法律商談理論”,雷磊譯,載《北理法學》第3輯(2013年),第67-75頁。

    []萊納·施羅德:“世紀之交的德國方法大讨論——科學理論式的精确化努力抑或對法與司法功能變遷的回應?”,雷磊譯,載《法學方法論論叢(第一卷)》,201212月,第43-99頁。

    []約瑟夫·拉茲:“法律原則與法律的界限”,雷磊譯,載《比較法研究》2009年第6期,第132-148頁;轉載于《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法理學 法史學)》2010年第3期。

    []卡爾·威爾曼:“法哲學與世界哲學大會百年曆程”,雷磊譯,載《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第十六期,200912月。

    []卡特娅·朗恩布赫:“歐洲法中的類比推理”,雷磊譯,載《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第十六期,200912月。

    []羅伯特·阿列克西:“法律原則的結構”,雷磊譯,載《公法研究》第七輯,200910月,第467-480頁。

    []約翰·伽德納,“法律實證主義:五個半神話”,雷磊譯,載《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第十二期,200712月,第223-250頁。

    []約瑟夫·拉茲:“以規則來推理”,雷磊譯,載“法律思想網”,

    

    二、專著與教材


    (一)專

    《規範、邏輯與法律論證》,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68月版。

    《法律體系、法律方法與法治》,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63月版。

    《規範理論與法律論證》,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28月版。

    《類比法律論證——以德國學說為發出點》,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16月版(20127月第2次印刷)。

    (二)參

    馮玉軍主編:《法治中國建設與法律體系完善》,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8月版(參著第一編第七部分)。

    黃進、蔣立山主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研究》,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75月版(參著第二章)。

    馮玉軍主編:《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5月版(參著第一章第二節)。

    徐顯明等:《中國法制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3月版(參著第三章第一、二節)。

    舒國滢主編:《法制現代化的理論基礎》,知識産權出版社20105月版(參著第五、六章)。

    (三)教

    舒國滢、王夏昊、雷磊:《法學方法論》,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85月版(第二-五章)。

    舒國滢主編:《法學方法論》,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6月版(副主編,第二章)、

    

    三、譯


    []古斯塔夫•拉德布魯赫:《法哲學入門》,雷磊譯,商務印書館20195月版。

    []克勞斯•阿多邁特、[]蘇珊•漢欣:《寫給學生的法理論》,雷磊譯,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86月版。

    []馬蒂亞斯•耶施泰特:《法理論有什麼用》,雷磊譯,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712月版。

    []諾伯特•霍斯特:《法是什麼?:法哲學的基本問題》,雷磊譯,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77月版。

    []迪特瑪爾•馮•德爾•普佛爾滕:《法哲學導論》,雷磊譯,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77月版。

    []弗裡德裡克•肖爾:《像法律人那樣思考:法律推理新論》,雷磊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66月版。

    []烏爾裡希•克盧格:《法律邏輯》,雷磊譯,法律出版社20163月版。

     雷磊編:《拉德布魯赫公式》,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510月版。

    []阿圖爾•考夫曼:《法律獲取的程序:一種理性分析》,雷磊譯,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出版社20151月版。

    [丹麥]阿爾夫•羅斯:《指令與規範》,雷磊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6月版。

     []羅伯特•阿列克西:《法:作為理性的制度化》,雷磊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7月版。

    []羅伯特•阿列克西:《法 理性 商談》,朱光、雷磊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3月版。

    []赫爾曼•康特洛維茨:《為法學而奮鬥 法的定義》,雷磊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1月版。


上一條:鄭玉雙

下一條:張莉

版權所有: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 - 百度百科|學校郵箱:cupl@cupl.edu.cn | 網站備案 /許可證号:京ICP備05004635号-1 | 京公網安備:110402430029 | 建設維護 :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