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師者如蘭丨孟婕老師專訪
時間 : 2024-09-06       作者:       閱讀數:

踏進法學學府的那一刻起,我們開始不斷思索,法律人的使命應當落于何處?

我們在問:我們到底從何學起?該怎麼學?我們怎樣将學習、學生工作與生活真正平衡起來?我們怎樣邁向更遼闊、更廣袤的生命?

他們在答:我以自身生命觀照天地,願給你最真摯的分享;我以滿腔熱血投身學術,願述說求學以來用心貯藏的積澱;我以每一言、每一行為你舉起燭火,照亮彼此的一段旅程。

走進師者如蘭,于訪談與思索間,駕一葉扁舟,渡遠洋以遙望前途似錦,聞師道以辨明人生方向,共赴你我光輝未來。



1.您從吉大到人大,然後又去美國紐大訪學,最終來到法大任職,請問您認為這4所學校對您自身的一些這4所大學的不同氣質給您帶來了哪些影響呢?

吉大是我的本科學校,它可以用“大而厚”來描述,而人大就可以比喻成“小而精”。相對而言,吉大作為一所老牌的綜合類大學,底蘊深厚,有許多像法學、哲學、化學等的強勢學科。本科階段在這樣一所積澱比較雄厚的大學裡,我獲得了對專業、對社會分工的全方位的認知。吉大也是我法律啟蒙的地方,在吉大的4年學習讓我堅定了以後踏上法律工作道路的決心,也是我以後繼續求學的基礎和動力來源。

我在人大完成了碩士、博士學位。其實當時考人大最初的動力是想出去看一看,因為我是吉林人,在家門口上了4年大學,很想體驗一下異地求學的感覺,也想體驗一下北京的人文環境,看看更廣闊的國際視野和平台資源會帶來哪些不一樣的感受。在人大求學的期間,我們有很多的和其他國家、國際組織合作的聯合項目,這些也确實是我在人大收獲的更為直接的一點。

在讀博期間,我去紐大訪學了一年,其實在紐大上學的感受可能并不明顯,因為我們主要是去做一個學術研究,以及參與了兩個國際項目,回國之後就進入到了法大工作。法大作為全國重要的法學教育重鎮,我首先感受到的是濃厚的法治氣息。我們對于法學的學科、學院的設置都是我在以前的求學過程當中沒有感受到的,一個非常系統且龐大的組織建設。我有幸來到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任教,在這裡我感受到了滿滿的人文關懷,有來自學院學校層面對于青年教師的關懷,有來自研究所對于青年教師、女性教師的關愛,讓我有一種像家一樣的歸屬感。我們的工作氛圍、師生之間的關系都是非常輕松和融洽的,所以我很享受在法大工作的時光。


2.您在美國訪學過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經曆?

我原來的專業是刑事訴訟法學,所以我在美國求學期間也是主要做了一些刑事訴訟方面的研究。那麼對我來說感受比較大的就是,以前我們對于美國的一些司法制度、實踐情況,都是從比較研究的角度,從文獻裡面獲得了一些美國的優秀的制度經驗,我們往往是從正面進行借鑒。但是當我到了美國之後,我會發現一些書本上看不到的美國司法實踐情況,他們的制度在實施上也存在困難的地方,甚至有些制度的發展和效果還不如我們中國的一些情況,比如說錄音錄像制度在美國的普及程度就很低,有時候對于被告方的權益保護尤其是救濟層面力度有限,此外他對于公共環境的監管力度也遠遠不如我們國内。

我在美國的時候曾參與了一個錯誤定案的項目,這個項目主要就是在講,因為以前科技的落後或者取證訊問不當而導緻冤假錯案的産生。其實我們就是在回溯曆史,尋找造成冤假錯案的根源。在這裡面我接觸到了美國的無辜者計劃,它由哈佛大學的兩名教授牽頭,組成了目前在全球範圍内很龐大的一個網絡。我們台灣地區也有無辜者計劃,運用新興的技術手段,比如20年代興起的DNA技術,為蒙冤者洗脫罪名。這些人都在無償地做這些事情,并且逐漸發展成為了如此龐大的組織,這對我的觸動是比較大的。比如說轟動美國一時的紐約中央公園強奸案,有5個黑人男孩被錯誤地定案,這直接改寫了他們的人生。我們當時有幸接觸到了當事人,而這些人後來有的成為了演說家,這種直觀的感受是我在國内沒有接觸過的。不過我們現在國内也有一些類似的組織,比如說尚權律師事務所,它是一家專門做刑辯的律師事務所,它們也有這種蒙冤者企劃,可以看到我們國内也有一群人能從公益的心态和角度,幫助那些被錯誤定案的人挽回他們的正義和尊嚴。


3.您在求學或者學術研究的過程中,有沒有哪些經曆對您的人生選擇或者發展方向産生了深刻影響?

首先我的碩博攻讀的都是刑事訴訟法學。我在準備考研選擇專業的時候,正好趕上了2012年我國刑事訴訟法的第三次修改,當時人大的陳衛東教授(後來成為我的導師),來到我們吉大做了一次講座,讓我第一次接觸到這麼多實踐當中的問題,而且我的家庭成員也有很多從事相關的司法工作,所以我對這方面興趣更為濃厚。再加上陳教授從我們法律操作的維度提出了很多現實問題讓我非常感興趣,于是我就堅定地報考了人大的訴訟法學,這也奠定了我以後學習的方向。

至于我的職業選擇,其實我一直都很想在大學裡面和年輕人一起共事。我在人大的時候一位教授叫魏曉娜老師,她在上課時體現出的智慧、儒雅,以及女性獨有的柔和氣質,是那時我們所有女生羨慕的對象。我當時就覺得我要是能夠成為一名大學教師,人生會特别地圓滿,所以後來堅定地選擇了在高校當教師這條道路。


4.法律職業倫理是近年來各大高校的一門新興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您認為法律職業倫理這門課程的教育難點在何?新時代法治背景下法律職業倫理教育的的價值意義何以體現呢?

法律職業倫理作為一門新興的核心課程,教育的難點在于對這門學科的認知和體系問題。法律職業倫理教育如果僅僅讓學生學會規避執業風險和培養執業“紅線”意識,并未樹立起學生的職業精神和法治信念,那麼學生在未來的法律工作中便不會真正身體力行去維護法律理念,更不會擁有良好職業道德帶來的榮譽感和獲得感,而恰恰情感目标的培育在實踐中是最容易被形式化和被忽視的。

體系問題指的是我們這門學科與其他部門法相比體系性不是很強,學生也反映知識點較瑣碎,需要授課老師在教學中加強課程體系性和邏輯性。法職教育的重要價值不言而喻。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法安天下、徳潤人心。”培養什麼樣的法律人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深刻命題,法律天然的使命屬性注定了執行法律的人需要具備良善、德性、正直的特質,良好的職業精神和道德品行與過硬的專業能力同等重要。


5.通過教授法律職業倫理這門課程,您最希望給同學們傳達怎樣的信息?

首先最基本的是要讓學生們樹立紅線意識,培養過硬的執業行為準則,讓他們以後在職業的道路上走得更長更遠。其次就是我剛才所提到的,希望通過對課程的學習,能夠綜合地、整體地塑造學生們的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

而最終目的我希望同學們通過學習法律職業倫理以後能夠養成倫理直覺、倫理判斷,我們在實務中針對具體的行為,可能當下想不到相對應的規範,但是至于這個事情能做還是不能做、接受還是不接受、如何去選擇,當沒有規則去指引的時候,我希望同學們能有一種職業倫理的直覺和判斷。依照大家對法治精神的内化,在具體事件中指引自己去做出正确的選擇、培養内心的确信。


6.您作為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師中的年輕力量,您認為在教授法律職業倫理這門課程時可以在形式上或内容上有什麼創新或改進之處?

形式上的創新點可以理論上有很多,但是由于現在課容量比較大、學生數量比較多,有很多新型的互動模式在實際授課的時候很難開展。我個人的經驗是在課堂上盡量地和學生們多互動。例如以投票的方式,根據同學們對于一個問題的不同把握分成不同的隊伍,然後選出代表互相辯論,最後我來做出總結性的歸納和正确的指導。

還有從内容上面也有一些新穎化的設置。因為我們學的是職業倫理,我們要觀察不同職業之間的行為互動方式,我可能會在PPT中加入一些超鍊接,比如說美國關于法律的電影裡面,去觀察庭審當中他們是如何互動的;或者鍊接到一些我們現在相關的案件、對于律師的采訪。從内容上豐富課堂,提高同學們對這門課程的興趣。


7.您在法律職業倫理課程教學中,如何平衡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我們應當如何從掌握扁平的理論知識過渡到解決職業中面臨的問題呢?

這個問題指向了我們法律職業倫理學科的一個特征,相對于其他的部門法學科,它是最直接能夠觀察到、接觸到實踐中不同的法律職業之間是如何進行互動,以及它們的行為模式問題的學科。比如說律師如何接案、如何和自己的委托人之間建立長久良好的關系;比如說訴訟法上面說了什麼時候律師可以去會見,可以去閱卷,律師怎麼去會見,律師在會見的時候和自己的委托人要聊什麼,哪些可以聊,哪些要慎重去聊;再比如律師與公檢法機關人員進行相處的行為模式,包括禁忌,這些都是大家以後工作實操維度上很重要的一些東西,那麼這些東西完全是我們法職課上面會涉獵到的内容。


8.您的研究方向多與程序公正、律師制度相關,如非法證據排除、值班律師制度等,請問您認為在目前中國的司法制度的特點之下,律師這一群體可以為我國法治進步貢獻怎樣的獨特力量?

中國律師制度恢複四十多年以來,能看到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職業對司法體制乃至整個社會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實踐早已證明,律師群體是建設法治中國的主力軍。如今的法律服務市場已經高度市場化和專業化,且越來越為人民群衆所接受和認可,律師的服務滲透到各行各業。截至2022年底,全國律師人數已有65萬多,這個數字可能還不夠直觀,我再說一組對比數字,2010年底約20.4萬,2015年29.5萬,2019年突破40萬,也就是從20萬到30萬,用了5年,從30萬到40萬用了不到四年,從40萬到60萬僅用了三年時間,律師群體的壯大速度足以說明對整個社會的積極作用,但也意味着固有的律師制度需要調整,從而适應律師事業的高速發展和時代需求。

還有就是我們法律服務市場的一個變化。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加強法律服務隊伍建設,構建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等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律師隊伍。也就是說随着法律服務市場的專業化、精細化的分工,我們對于律師的要求變得更多了。我們現在強調律師對于人民對于社會的貢獻和作用。所以律師行業的蓬勃發展,就是需要我們對律師制度的一個跟進。傳統的律師制度已經跟不上我們現在新形勢新時代的整個律師隊伍的發展。所以我們要不斷地更新制度,這些年我們也從律師的權責機制方面也進行了很多的完善。


9.您出版了專著《中國值班律師研究》,請您向我們介紹一下這本書以及當初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這本書是以我博士論文為基礎加以修改出版的。我讀博期間正值“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和值班律師制度試點工作正在進行中,新生事物存在很多問題,而我一直在關注律師制度。值班律師作為舶來品,它在我們國家應運而生的原因主要是為了解決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當中缺乏律師幫助的問題,因為我們國家本身的辯護率比較低,在認罪協商這樣的程序中,如果隻有公訴方一方處于強勢地位,而被告方沒有基本的律師幫助的話,這就會違反程序的公正性,所以需要律師的幫助,但是我們原有的法援律師的力量又不足以去覆蓋我們這樣大規模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對于律師的需求,所以我們引進了域外的值班律師制度。但是我國當前要解決的問題和定位與域外情況不完全相同,為了全面了解和正确适用值班律師制度,我是從下述幾個角度去研究值班律師制度的:它在我們國家應該是起到哪些功能?它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它的功能定位是什麼?那麼圍繞着它的功能定位,我們給它匹配上它适合的權利責任以及一些保障,圍繞着這個主題來進行研究。


10.您除了紮根于教研崗位,也擔任着班主任的職務,并深受班級同學的喜愛與支持。成為一位優秀的班主任,您做出了哪些方面的努力呢?并希望給同學們帶來怎樣的收獲?

我是在21年的時候當的班主任,然後當時正值疫情,再加上我個人正處于哺乳期的問題,其實對于我們班同學我還是感覺挺虧欠的,不能随時随地的和大家見面聊天,但是我有保證每學期的班會活動,還有在同學們學習任務發生節點性變化的時候,比如說要寫學年論文了,或者是要選擇專業之前,我會提前給大家進行培訓,比如論文的寫作,包括他們第一學年的結課作業結課論文應該怎麼去寫作,我都會給他們開設相應的講座,同學們也是需要溫故知新的,每一年他們對于學習的知識的掌握,包括對于寫作的體驗都是不一樣的。

從生活方面,當時結合我自己的情況,是給他們開展了一個叫lunch talk的活動,在我每周到昌平上課的時候,中午午餐的時間是向大家開放的,同學們可以與比較要好的朋友一起來約我,以最多4人為限,我們可以一起吃午飯,探讨一些學習或者生活方面的問題。這個活動持續開展了兩年多的時間。到大二的時候,我發現約我的同學變少了,我覺得可能是大家已經更好的适應了大學的生活,能夠自主的去安排、能獨立去面對很多大學期間出現的學業和生活方面的困難,但是我一直都是在這裡等待着大家。

還有在剛剛過去的寒假,我帶領他們進行了一些學術方面的訓練,開展了文獻精讀的活動,給大家做出一定的指引,告訴他們應該怎麼來精讀。文獻精讀活動的目标有兩個,一個是因為實驗班的同學以後需要攻讀研究生的,可以提早培養大家的學術能力、寫作能力,更好的去應對我們的畢業論文,包括研究生期間一些寫作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大家提前鎖定自己有興趣的方向,我并沒有給大家限定在什麼領域内去做精讀,大家可以任意選擇感興趣的學科去做精讀。通過一假期大概8次打卡的一個過程,很多同學反映他們對于寫作包括寫作的一些規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後我也評選出了幾名打卡優秀的同學,将我寫的書贈送給他們,對于這個活動同學們反響不錯。下個月我會帶他們去進行黨史主題教育,希望可以給同學們帶來更多的體驗和幫助。




11.您曾在“鴻舟”青年法學生黨員論壇中提到我國法治現狀和法律服務市場發展迅速變化,法律職業的體系也在不斷改變,在就業形勢嚴峻的背景下,您對有什麼話想對即将走上職業道路和對未來尚且迷茫的同學們說呢?

我給同學們的建議簡單來說就是擡頭看路,埋頭實幹。

擡頭看路,看的是法律職業的發展前景和市場、政策的導向性。根據我前面舉例中國律師人數增長的一個幅度可以看出,其實大部分的法學生畢業之後是要充實到律師隊伍當中去的,并且我們的法律服務市場在不斷擴大和變化。所以大家首先要看到我們法律服務市場發展的變化,還有國家的政策導向的一些形式。近些年随着一帶一路建設和民營企業大規範的走出國門,我們的涉外法律服務市場亟需優秀的律師,所以涉外律師的培養一直是國家層面的政策導向。所以大家在進行職業選擇的時候,要明确我們的法律市場與國家的的需求,同時與自己的興趣相結合,在前期需要做出來一定的努力和積累,比如說你想成為一名涉外法治人才,那麼在上學期間你能夠有怎樣的準備?首先你的外語能力是不是要強化?是選擇了英語還是小語種?你的溝通能力是否需要培養?還有域外文獻的檢索能力、比較研究的能力,這些都是我們上學期間就可以着手準備起來的,用以更好地去面對現在的求職市場。

埋頭實幹指的是職業素養的積累。不僅包括四年我們專業知識和實操技能的積累,而是一個綜合的能力養成過程,比如專業形象、溝通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程度甚至高過前者。

這些都是我們在上學期間就可以着手去準備的。結合對于未來大緻的職業方向,我們就可以針對性的對于具體的能力在整個大學的4年學習生活中予以準備和積累。


版權所有: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 - 百度百科|學校郵箱:cupl@cupl.edu.cn | 網站備案 /許可證号:京ICP備05004635号-1 | 京公網安備:110402430029 | 建設維護 :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