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我院教師苑甯甯做客《焦點訪談》
時間 : 2019-12-11       作者:       閱讀數:

近年來,借助一些家長“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不切合實際甚至是完全扭曲的育兒觀念,一些打着培養童星、童模的少兒演藝類培訓機構遍地開花。家長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還常常碰到有人打着“星探”旗号招生的事,等報了名交了錢,才發現掉進了坑裡。如今,少兒演藝培訓市場依然魚龍混雜,行業門檻低,人員綜合素養不達标,虛假宣傳和合同陷阱橫行這些問題依然存在。除了加強行業管理之外,作為家長,更要有自己的判斷。我院教師苑甯甯做客《焦點訪談》(童星夢怎成一場“夢”),就治理少兒演藝類培訓機構存在的問題、家長如何維權、律師如何介入類似糾紛的處理等接受采訪。

 

相關稿件: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眼下正好是暑假,很多家長都絞盡腦汁,希望把孩子們的假期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特别是能夠好好培養一下孩子的特長和愛好。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近年來,借助一些家長“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不切合實際甚至是完全扭曲的育兒觀念,一些打着培養童星、童模的少兒演藝類培訓機構遍地開花。家長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還常常碰到有人打着“星探”旗号招生的事,等到報了名交了錢,才發現掉進了坑裡。

 

上海市徐彙區的儲先生接到了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電視台少兒頻道的,小朋友過來參加海選合适的話,後期可以參與到他們的節目錄制、拍攝當中,他們是正規電視台的免費海選,不會向家長收取報名費、中介費、入場費等等。

 

原本儲先生是有些疑惑的,抱着試一試的心态,他帶着女兒霏霏(化名)去了約定的地點。面試現場各種看似專業的配備和設施,以及和電視台合作的光環,逐漸打消了儲先生的疑慮。

 

很快到了複試的時間,并沒有更多的測試項目,而是直接簽約了。與之簽約的是一家上海的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對方介紹說,眼下就有一個進入明星行列的絕佳機會,就是參加他們公司籌備的“二十四孝”系列微電影的拍攝,根據參演角色的重要程度,需要支付一定的贊助費。

 

拍攝微電影的培訓費、推廣費共計8980元,外加4000元的選角費。愛女心切的霏霏爸爸二話不說,當場就交齊了1.3萬元。同樣簽約這個系列微電影的家長不在少數,然而微電影殺青之後,演藝公司卻總是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拖延制作和播出的日期,轉眼就過去了大半年。

 

演藝公司表示,他們把片子承包給第三方來制作,制作過程中由于大樓意外停電,他們拍攝的9部微電影,其中4部影片的母片已經全部丢失,而其他未丢失影片的播出,則是用一個視頻網站的鍊接來打發了家長們。

 

2018年,參與拍攝的6個孩子的家長把這家演藝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全額退款,而演藝公司則以第三方把母片丢失屬“不可抗力”,而其他幾部電影已經“播出”為由,拒不退款。

 

20195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做出了判決,由于被告未能落實合同約定的相關義務,應退還原告全部款項。

 

類似的事情并不是個案,其他地區也時有發生。專家認為,造成少兒演藝培訓市場亂象叢生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和傳統民辦教育機構相比,針對這類機構的審批并不嚴格,目前尚處在一個灰色地帶。

 

最近,深圳的周先生就遭遇了孩子參加少兒演藝培訓的機構人去樓空、維權無門的尴尬。

 

周先生說,38日有一位老師提醒其中一位家長,注意蔡先生可能要逃跑。

 

家長口中的蔡先生,是深圳一家少兒演藝培訓公司的負責人。不久前,周先生的妻子和女兒在逛商場的時候,被這家公司邀請試鏡,對方号稱與多家電視台有合作,可以時常安排孩子參加電視台的試鏡或海選,平時則會給孩子安排培訓課程。禁不住對方的勸說,周先生夫婦随後向該公司繳納了6800元的培訓費,并選擇了T台、主持和影視表演三門課程。但是開課不久之後,周先生就發現課程質量和授課環境遠遠達不到他的預期。

 

按照雙方合同約定:每周上兩節課,核定課時為60節課,但實際上周先生的孩子隻上了八九節課之後,公司就再也沒有安排課程。

 

吳女士的女兒也參加了深圳這家公司的劇組選角活動,簽約時對方在合同中承諾将提供某微電影的試鏡機會,但直到吳女士打聽到這部微電影已經殺青時,這家公司的承諾依然未能兌現。

 

據了解,有不少家長像周先生和吳女士一樣,給孩子報名參加了這家公司的培訓,最為吸引他們的一點,就是該公司宣稱和多家電視台有合作,以安排孩子參加電視台的海選試鏡為誘餌,但是卻一直沒有兌現承諾。有家長把這一情況反映給了深圳市消委會,經消委會核實,該公司和宣傳中的電視台并沒有合作關系。

 

面對種種問題,有90多位家長表示不滿要求退費,而這家公司的負責人則以各種理由推托。

 

家長們多次維權之後,這家公司頂不住壓力,一夜之間人去樓空。記者來到他們曾經的辦公地點發現,在來不及收拾的垃圾中散落着滿地的名片和家長的聯系方式,當中最為紮眼的則是一份份的“話術單”,詳細地寫明了銷售人員在向客戶推薦課程時應該如何搭讪。

 

話術單上還有面對不同提問時應該如何作答,充滿了套路。

 

話術單上要求員工直接打着電視台或劇組的名義,并強調海選和試鏡都是免費的,即使選上了也不收錢,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絕對不能提到費用,以吸引家長一步步入局。可實際上,在家長同意參加培訓或試鏡時,收費會非常高。

 

吳女士說,她簽的合同一共交了19800元,約定可以進劇組三次。

 

在員工的筆記本上記錄着很多家長的聯系方式,後面還特别備注了家長的汽車品牌,以此來判斷對方的收入水平。而在這份要求員工簽字的來訪責任書中,清楚寫明了拉客戶到公司面談的獎懲機制:來訪5個以下罰款100元;來訪12個獎勵200元,來訪越多獎勵越多。員工的筆記本上更是如此直白地記下了“賺錢,賺錢,賺錢”的字眼。

 

在消委會和公安機關的調解下,演藝公司一度表示願意積極履行合同,但是幾個月過去了,如今承諾依然沒有兌現,退款也是遙遙無期。

2017年初到20193月,僅深圳市消委會一家機構,就接到關于少兒演藝類培訓投訴293宗,主要集中在虛假宣傳、售後服務、格式條款、服務質量等方面的問題。

 

鑒于童星培訓行業魚龍混雜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深圳市消委會于今年4月發布了一則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不要被打擦邊球的口頭承諾所迷惑。

 

有媒體報道,2016年,國内的童星培訓市場規模就已經超過了400億元。2016年至今,這一市場規模的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2%,到2023年,将有望達到1161億元。童星培訓市場之所以隐藏着如此巨大的商機,正是因為迎合了部分家長所謂的“望子成龍”心态,讓“孩子的錢”變得尤其好賺。

 

作為家長,希望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人之常情,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也需要樹立正确的教育培養觀念。

 

2018年,《焦點訪談》就曾經報道過一家公司收取324萬的高額費用,帶孩子去美國參加自導自演的所謂“國際大賽”的鬧劇。而今,少兒演藝培訓市場依然魚龍混雜。行業門檻低,人員綜合素養不達标,虛假宣傳和合同陷阱橫行這些問題依然存在。除了加強行業管理之外,作為家長,尤其要有自己的判斷。為什麼那些野雞培訓班一旦打出和播出機構有關系的幌子,家長們就會趨之若鹜?顯然是名和利的誘惑。雖然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願意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每個孩子都适合去當童星,更不能心心念着“出名要趁早”,把孩子往功利的路上領。

 

 

版權所有: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 - 百度百科|學校郵箱:cupl@cupl.edu.cn | 網站備案 /許可證号:京ICP備05004635号-1 | 京公網安備:110402430029 | 建設維護 :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