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晚,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第十六期“京薊公法論壇”——“法教義學的顯性化與作為方法的法教義學——德國最近五年法教義學讨論評析”,在研究生院科研樓B209會議室順利舉行。本次論壇的主講嘉賓為德國弗萊堡大學法律系蔔元石教授,與談嘉賓為清華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勞東燕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院長張翔教授、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民商經濟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金晶副教授、北京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江溯副教授、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姜曉敏教授,并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雷磊教授擔任本次論壇的主持人。

蔔元石教授将讨論分為三大部分進行。第一部分主要介紹當下德國開展法教義學讨論的背景,其認為,法教義學在德國有悠久的曆史,狹義的法學即指法教義學,基礎學科就是法社會學、法哲學等。分辨的方法很簡單,國家考試不考的内容就是基礎學科的内容,而且考試分數決定一個學生的職業生涯,由此足見教義學之重要。而時下德國之教義學讨論重新興起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德國科學委員會2012年底發布的德國法學評估報告對法學科學性的質疑。所以法學界對這份報告的回應就形成了對法教義學的第二波反思。
第二部分主要圍繞當下參與學者以及其相關的著作和論文進行大緻的介紹。蔔元石教授分别以“法教義學概念與方法”“學科教義學盤點”“比較法視野的法教義學”“法教義學與法理學的關系”為主題對德國的相關成果進行了整理。
第三部分為對四個話題的具體讨論。首先是法教義學的本體論探讨。蔔元石教授認為,即便法教義學在德國曆史悠久,但是其概念直到今天都無法清晰描述出來,且其面臨的最大困難即在于自身的循環定義,這一困難即使是當下主流的功能主義模式的界定也無法克服。而關于法學的科學性的探讨在德國也關注者甚多,基本共識是不以自然科學标準來判斷法學的科學性。接着她引用德國學者M. Auer、C. Bumke的觀點表達了自己對法教義學與法理學、法哲學與法理學、法教義學與疑難案件之間的關系的看法。
接着是對法教義學與法學方法論的關系的探讨。她認為,在德國語境中對這一問題的研究近兩年的一篇博士論文中表達的基本觀點為“法學(研究)方法與法律(适用)方法是一緻的”,但是德國現有其他文獻則沒有那麼深刻。另外,德國文獻中主要強調的是法律解釋。但事實上,法教義學不僅是法律解釋,它還是體系化的建構。而後,她從比較法視野對法國、南歐、美國、英國的法教義學研究開展情況進行了評述。最後,她就法教義學與跨學科研究的關系進行了論述,其認為當下的德國的觀點大緻分為兩派——極端觀點(有學者從公法角度出發,認為要研究一些抽象理論,增強與英美國家公法理論的可對話性)和溫和觀點(以堅持法教義學傳統為主,在某些領域開放跨學科研究)。

雷磊教授認為,中國當下的法教義學盡管趕上了德國的第二波讨論,但是二者的背景是完全不同的,與中國當下法教義學與司法實踐尚未密切結合恰恰相反的是,當下德國認為其教義學研究跟實務聯系得過于緊密了。

在與談環節,張翔教授對蔔元石教授的關于法教義學的作品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從一個憲法教義學者的視角就教義學的追求與法學的獨立性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勞東燕教授認為,法教義學與其他學科實際上沒法直接溝通,法教義學既要保持自主性,又要具有對社會環境的适應性,這表現為外部環境知識對法教義學系統的激擾和法教義學用自己的方法對其進行符碼轉化。

而後,金晶副教授則從請求權基礎分析法、教義學的特定思維方式以及法律評注的視角對本次論壇的主題進行了反思。

最後,江溯教授認為,法教義學吸納其他學科的知識的做法既無必要,也無可能性。法學者盲目外尋,是輕視其他學科的體現。其結論是回到初始版本的法教義學,反對理想主義的法教義學。
在學生提問環節,同學們熱烈響應,從對教義學在法律論證中的作用到它能否提供穩定解答的反思,再到最高院司法解釋的存在是否會對中國的法教義學研究産生消極影響的疑問,視角新穎,看法獨特。而後,老師們耐心地對問題進行了解答。

本次論壇持續三個小時有餘,在融洽的氛圍中圓滿結束。時值跨年,本次論壇舉辦的時間似乎也表明着,關于法教義學的讨論不隻是今天的話題,更是關乎法學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