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4日晚,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行政法研究所主辦的第24期“公法與治理”系列講座在研究生院科研樓A913順利舉行。本期講座由行政法研究所趙宏教授主持,主講嘉賓是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于安教授,講座主題為“我國的行政協議制度”,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程琥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副研究員李霞、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助理教授陳天昊作為與談嘉賓參與了主題讨論,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行政法所馬允副教授、張冬陽博士出席了此次活動。此外,還有數十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聆聽了此次講座。
于安教授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協議案件若幹問題的規定》的頒布為背景,從該司法解釋的适用範圍和争議、行政協議的現代化、公法與私法的變遷關系、行政協議訴訟制度的完善等方面進行了闡釋。

于安教授指出,行政協議司法解釋的頒布會影響國内合同糾紛争議解決的基本格局,對商事合同之範圍的影響尤其顯著,該司法解釋構建了新型的行政訴訟制度,在原先處理單方行政行為的傳統行政訴訟制度的基礎上擴展了專門處理合同糾紛的新型行政訴訟制度,因而具有創設屬性。而目前關于該司法解釋适用問題的相關争議根本上源于我國對于行政協議基礎理論的研究不夠充分,因此必須采取比較法的視角高度重視行政協議之基礎理論研究。于安教授接下來談到了世界曆史上的兩次契約革命,他強調,現代化的行政協議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将政府的職能作為交易标的,因此要打破合同的相對性,遵從公開原則。他進一步指出,要從公法與私法的關系的角度理解行政協議制度的客觀價值。例如對于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按照《合同法》第52條當然無效,相較而言行政訴訟制度對其的處理更加圓潤和多樣化,所以行政協議制度的定位是更好地處理涉及公益的問題。最後,于安教授指出,行政協議訴訟制度在實踐中仍存在很多問題,例如行政協議的識别和判斷等,這些問題都對法官、律師等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于安教授報告結束後,各位與談嘉賓從自己的研究專長出發,分别從訴訟與仲裁在處理行政協議糾紛時的關系、如何監督與規範行政優益權的行使以維護公衆信心、主觀法秩序與客觀法秩序的沖突關系等角度談了自己對行政協議制度的研究和感想。講座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落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