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姚國建老師
主持人焦洪昌老師
何兵老師在沙龍上發表觀點
2010年9月14日,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學術沙龍在端生樓103舉行。本次講座的主講人是留美歸來的姚國建老師。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何兵、舒國滢等老師參與了講座。焦洪昌老師擔任主持。
姚國建老師由憲法與家庭法的關系切入話題,介紹了曆史上憲法逐步涉及到家庭領域的過程。20世紀之前,由于家庭受到政府侵犯或威脅的機會較少,且根據憲法中聯邦分權原則,家庭法的立法權由各州保留,憲法沒有涉及“家庭”一詞。進入20世紀後,聯邦法院才開始不斷通過司法解釋将聯邦憲法延伸至家庭法領域。
20世紀,美國家庭法發生了重大變革,憲法理念漸漸被灌輸到家庭中,姚老師指出三點原因:第一,家庭結構出現了新的形式;第二,60年代開始的民權運動重視隐私權觀念;第三,聯邦政府建立的社會保障系統以及資助系統逐漸完成。通過法官對家庭法規則的憲法視角的解釋,家庭成員間的關系得以重構,家庭成員的權利範圍得以擴展,使原本僅屬于家庭法層次意義上的權利上升為憲法權利。
在介紹了憲法介入家庭法的規範依據後,姚老師總結了司法判例确立的家庭法的基本價值與制度。第一,尊重婚姻,強調結婚是基本權利;第二,尊重個人自由和平等;第三,尊重家庭,強調父母的權利;第四,保護未成年人的利益;第五,維護開放性的家庭結構。
然而,憲法介入家庭法也是争議頗多,一般從一下幾個方面:一、對憲法的影響,二、對家庭法的影響,三、同性婚姻合法性的憲法困擾,四、家庭法發展方向之讨論。
姚國建老師還從中國視角觀察了憲法與家庭法關系。家庭法價值的實現不應局限于公民與國家間的關系上,也存在與家庭成員之間;在親情、責任和奉獻等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我國家庭法更強調家庭成員間的義務。一些困擾美國立法及司法部門的家庭法問題,如同性戀、代孕、非婚生子女等,也正在或将在中國發生,從憲法的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進路,也許比單純從家庭法角度更合理些。
在講座的最後,姚老師與在座的老師進行了熱烈的讨論。很多老師提出了自己對于美國家庭法、憲法以及兩者間關系的見解和疑問,姚國建老師一一回複了自己的理解。
本次學術沙龍,姚老師分享了其在美國半年來學習的見識與思考,為學院關于憲法與家庭法關系的思考開拓了思路,展現了本次留美交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