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6月9日晚7時,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分團委主辦,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學生會承辦的“傾聽·訪談第十四期:張大諾專場”在昌平校區學生活動中心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辦。本期傾聽·訪談邀請到的嘉賓是二十餘年來潛心公益的張大諾老師,他的公益經曆讓同學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公益”。
訪談伊始,張大諾老師用生動風趣的語言講述了自己走上公益之路的開端,他指導并幫助一位肌無力的患者完成了一部勵志自傳,而這部自傳也讓許多同樣殘疾的讀者重新燃起了求生的欲望。從那時起,他看到了做公益的價值和意義,也體驗到了做公益的快樂和幸福。于是,他已一己之力,曆時二十年,義務指導了四十多位平均學曆僅小學畢業的殘疾勇士創作勵志自傳,為中國8000萬殘疾群體打造了一部500萬字的精神勵志史詩。這樣艱難而又漫長的經曆被張大諾老師以最輕松的方式講述,卻觸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同學的心。公益之行,不需煽情,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在接下來的訪談環節,張大諾老師講述了自己關懷臨終老人的經曆。他說,臨終關懷的目标就是消除老人們内心的煩惱和痛苦,盡管終究逃不過死亡的自然規律,但能讓臨終老人安然離去就足夠了。張大諾老師還告誡同學們,做公益要結合自己的專業,惟其如此,才能不讓公益事業浮于表面,才能讓自己的公益經曆更加長久。

最後的提問環節,同學們都非常積極踴躍地問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如何克服做公益時遇到的困難?公益活動怎樣與學業和事業平衡?做公益得不到家人的支持怎麼辦?張大諾老師對這些問題都一一作了詳細的回答并送上了自己的臨終關懷筆記,《她們知道我來過》一書。
“守彼岸之燭,明己方之夜”。張大諾老師是坦率而真實的,他說公益是在你人生低谷時給你幸福的東西,他說志願者也要有自己的生活,他說要用積極的心态享受做公益的全過程,他說公益應始于關懷,歸于尊重。相信通過本期傾聽·訪談,同學們對公益都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希望有更多的同學能夠懷揣自己的公益情懷,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更多的弱勢群體提供幫助,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