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7日,“《曾炳鈞文集》出版暨法律史課程教學學術研讨會”(線上)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律史研究所主辦,來自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的近三十位專家學者與會。與會者共同祝賀《曾炳鈞文集》的出版,重溫曾炳鈞先生的人格品行與學術貢獻,傳承曾炳鈞先生的求真精神與學術思想,回顧法律史研究所走過的輝煌而滄桑的曆史,并就推動法律史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

本次會議伊始,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校長高浣月教授、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黨委書記劉大炜教授先後緻辭,他們真摯而深情地表達了對《曾炳鈞文集》出版的衷心祝賀。曾炳鈞先生是新中國政治學、法學的開拓者之一,也是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律史學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今年恰逢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建校七十周年,能夠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離不開曾炳鈞先生等一代代學術大師的先驅開路之功。《曾炳鈞文集》的出版是對學校學科發展曆史的珍貴記錄,也是對學校學術與人文傳承的巨大貢獻。
本次會議分為兩個單元,第一單元為主題發言,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律史研究所所長崔林林教授主持。首先由本文集主編——曾炳鈞先生的女兒——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曾爾恕教授對《曾炳鈞文集》的整體框架進行了介紹。循着文集的内容,曾爾恕教授飽含深情地回顧了父親曾炳鈞先生幾乎走過的整個20世紀的學術人生經曆,如同一棵曆經狂風暴雨洗禮的樹苗長成根深葉茂的參天大樹,曾炳鈞先生以其豐富的閱曆和廣博的學識,筆耕不辍、厚積薄發,學問品行終為後學奠基。曾爾恕教授談到,在整理、編輯這部文集的過程中,接觸到父親一代前輩曾經聚焦過的當時世界與中國的熱點問題,看到了前輩在國家、民族深陷于巨大的曆史苦難之時對于國家命運的關切;對于文集中展現出的前輩豐富、深邃的精神世界深感震撼,加深了自己對于曆史的理解。《曾炳鈞文集》讓我們重新感受與認識到曾公一代前輩在探索建立中國法治建設中的不懈努力與成就,我們責無旁貸地要為接續前輩開創的學術傳統而努力前行。曾炳鈞先生學識淵博、潛心教學,赢得了學生們的愛戴,被師生親切地稱為“曾公”,文集是對他曾經學習及任教過的大學的學校曆史的點滴還原。接着文集副主編之一白晟教授回顧了文集參編過程中的收獲與遺憾,同時詳細介紹并闡釋了自己關于北京政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國家與法的曆史教研室——即法律史研究所的前身——的創建與發展的史料挖掘與研究成果。他認為曾炳鈞先生作為國家與法的曆史教研室的首任主任,為北京政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基層教學組織建設、法律史學科建設以及法律史課程建設、教材建設等都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白晟教授認為文集出版對校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标志着對我校一代先賢學術人生研究的推進和深入。
第二單元為自由發言,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律史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姜曉敏教授主持。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江興國教授、郭成偉教授,因故未能直接參會,但向會議遞交了感人至深的書面發言,陳麗君教授、馬志冰教授則親自與會發言,他們一緻祝賀《曾炳鈞文集》的出版,并回憶起當年或師從曾公、或與曾公交流的細節,真情回溯常常哽咽。曾公的高潔人品、儒雅風範都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曾公淵博的學養、開闊的學術視野和嚴謹的教學态度,更使他們備受啟發、受益良多。他們認為以曾公為代表的一代學人,無愧于曆史、國家與民族,應為學術後輩所敬仰和追随。同時作為已經榮休的資深教授,他們也為法律史課程教學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清華大學高鴻鈞教授、陳新宇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王雲霞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柴榮教授,北京大學李紅海教授、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張傳玺副教授、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律史研究所李倩副教授、黎敏副教授、李富鵬副教授、謝晶副教授、王世柱老師先後發言,表達了對《曾炳鈞文集》出版的祝賀之意,以及對曾公學術精神、學術思想的由衷敬佩之情。北京市體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潘啟強、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律史學院研究院顧元教授、人文學院曆史研究所胡曉進教授、宣傳部劉傑老師,以及法律史研究所李超副教授、仝宗錦副教授、郭逸豪老師也全程在線參會。

最後,曾爾恕教授和崔林林教授分别為會議總結緻辭,向全體與會老師,以及因故未能與會的皮繼增教授、鄭祿教授、郭琛老師等為本次會議所給予的全情支持和所作出的前期籌備工作,本文集另一位副主編張琮軍教授和牛潔颍編輯為文集出版所付出的努力,表達了真誠的感謝。會議全程四個半小時,在大家滿懷對新的一年的期望,互道新年祝福中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