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5日,行政法所成功舉辦雙周例會之近作交流會第五期。“近作交流”系列活動乃由主講人報告近期寫作但尚未發表的論文,旨在促進同行切磋和坦誠讨論。行政法所成協中教授以《我國行政訴訟功能定位的反思》為主題彙報了其新近寫作的論文。行政法所王成棟教授、趙宏教授、馬允博士、張冬陽博士,民商經濟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呂夢醒博士,訴訟法學研究院博士後陳錦波以及來自各高校的數十名碩博研究生參與了此次活動。
活動伊始,行政法所副所長、黨支部書記王成棟教授介紹了本次活動的舉辦初衷,認為這種活動形式是促進學術交流、加強師生聯系的有益形式。

作為第五期的報告人,成協中老師結合已發表成果對主觀訴訟和客觀訴訟這一對基礎概念的發展演變進行了詳細梳理,指出當下對主客觀訴訟的區分存在認知偏差。他同時指出對我國行政訴訟的功能定位,應當回歸憲法規範,而我國《憲法》第四十一條和行政訴訟法确立的合法性審查原則表明我國行政訴訟具有更強的客觀訴訟特征。

精彩的報告結束後,各位行政法老師結合自身研究對報告主題發表了不同觀點和看法。王成棟教授指出應當從回溯立法史的角度提煉行政訴訟的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功能初衷,并通過探究人民代表大會的制度内涵為主客觀訴訟的理論争論進行助力。趙宏教授指出主客觀訴訟概念的二元界分具有超脫于原告資格界定的學術意義和實踐品格,并結合德國法的經驗對報告進行了分析。在場的其他教授和學生也都積極踴躍發言。
成協中老師對此進行了一一回應,表示感謝大家的到來和熱烈讨論。第五期近作交流會在體師生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