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職業倫理教育對于建設高素質法治人才隊伍而言意義重大,因此,如何做好相關課程建設,并做到“以我為主,兼收并蓄”,結合我國法律職業倫理教育的現實狀況,有效借鑒域外相關優秀經驗,是非常值得研讨的問題。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法律職業倫理教研室着眼于上述問題,強調“師生共建”,分别于2019年10月22日、11月8日召開“法律職業倫理課程建設”和“域外法律職業倫理及其教育”學術研讨會。
出席“法律職業倫理課程建設”學術研讨會的有法律職業倫理教研室主任王進喜教授、副主任陳宜教授、程滔教授、劉曉兵教授、袁鋼副教授、張陸慶副教授、苑甯甯講師、張宏博士後,實踐教學教研室趙志華副教授,法學教育研究與評估中心副主任劉坤輪副教授、王超奕講師,以及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倫理方向若幹研究生等人。
會議由王進喜教授主持,主要就法律職業倫理課程建設、尤其是《法律職業倫理》教材的編寫情況進行了說明和研讨。目前,法律職業倫理已經列入了法學高等教育的十門必修課之一,因此編寫一部高質量的法律職業倫理教材的需求和任務十分緊迫。與會教師就教材總則與分則的編寫目的與編寫規劃等進行了充分讨論,确立了法律職業、法律職業倫理概述、委托人-律師關系規則、律師保密規制、律師利益沖突規則、律師服務收費與财物保管規則、律師争訟性業務規則、律師非争訟性業務規則、律師事務所内部關系及律師事務所職業行為規則、律師和律師事務所與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的關系規則、律師服務信息傳播規則、公司律師和公職律師的職業倫理、律師對法律職業的職責、律師職業責任、法官職業倫理、檢察官職業倫理、公證員職業倫理、仲裁員職業倫理、涉法公務員職業倫理,以及與法律職業活動相關的其他涉法專業人員職業倫理的教材編寫體例,内容豐富,編排科學。
出席“域外法律職業倫理及其教育”學術研讨會的有法律職業倫理教研室教師、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倫理方向研一、研二全體學生。首先,袁鋼副教授介紹美國跨州職業責任考試,即MPRE。袁鋼副教授認為,MPRE的考試目的是衡量考生對律師職業行為相關既定标準的理解和掌握。目前的考試内容包括《職業行為示範規則》《司法行為示範負責》《律師法重述》中的規定及其在聯邦和各州普遍适用的程序和證據規則。為了讓同學們真切感受到這些内容,袁鋼教授還發放若幹真題來源書目給同學們傳閱。此外,袁鋼教授還詳細彙總了我國法律職業倫理在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中近些年的題量,對今後的進一步完善作出了展望。
随後,程滔教授為大家講述了我國台灣地區的法律職業倫理教育。從台灣的刑事訴訟講到台灣的司考與律考,重點講述了王金平“關說”柯建銘一案,深刻剖析其中所蘊涵的職業倫理沖突問題。程滔教授還結合了自己在東吳大學的訪學經曆,指出法律職業倫理在台灣司法考試中占有不小的比重,而在東吳大學,法律職業倫理課程是受到高度重視的本科生必修課。此外,程滔教授還向同學們推薦了不少關于法律職業倫理的專著和譯著,并簡要介紹所推薦書目的主旨,讓同學們在選擇閱讀書目時更有針對性。最後,程滔教授用李念祖律師的一句話作結:當法學教育懂得以教授法律專業倫理為不可或缺的科目(必修科目)時,就表示法學教育是要以培養法律專業人才為主要目的,而不隻是漫無目标地教授法律知識或是常識,培養社會通才而已。
王進喜教授、陳宜教授、董靜姝講師、張宏博士後等教師,針對袁鋼老師和程滔老師的主題講述各自作了精彩點評,各位參會學生也進行了踴躍發言,師生都認為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人才培養的實際,借鑒域外相關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能夠為我國法律職業行為規則立法、法律職業倫理教育的完善作出寶貴啟示。最後,陳宜教授做會議總結,高度贊揚了會議準備的充分性,并鼓勵同學們培養自己的法律職業倫理意識,做一名合格的法律人、出色的法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