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5日,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體育法研究所通過在線會議方式成功舉辦“從孫楊案看體育法律專業碩士的培養方案及教學改革——對交叉詢問和程序規則的再認識”學術研讨會。旨在提高我國體育法治建設和體育法治人才培養質量,近期體育法研究所結合馬宏俊教授主持的北京市社科重大課題《北京冬奧會的反興奮劑法律體系及防控機制研究》課題,針對近期熱議國際體育仲裁案件中呈現的體育法治和法學教育問題,舉辦系列在線研讨會。本場研讨會是系列研讨的第五場。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體育法研究所所長馬宏俊教授、副所長姜濤副教授、王小平教授、袁鋼教授、張笑世教授、鄧建新副教授、清華大學田思源教授、山東大學(威海)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姜世波教授、濰坊學院朱文英教授、福州大學李智教授、運城學院陳華榮教授、鹽城師範學院張兵教授、山西大學石岩教授,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劉智慧教授、上海通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吳炜律師、北京市觀韬中茂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安壽志律師、北京市華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董雙全律師等參與了本次研讨會。本次研讨會由張笑世教授主持。
研讨會圍繞“從孫楊案看體育法律專業碩士的培養方案及教學改革——對交叉詢問和程序規則的再認識”的主題,主持人張笑世教授從國際體育仲裁中孫楊方的律師對于交叉詢問和程序規則的理解存在的問題、對孫楊案開庭過程中雙方律師的表現評析、從孫楊案看我們體育法專業碩士培養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對于體育法專業碩士培養方案的意見和建議四個方面提出相關問題及意見供專家學者們讨論。張笑世教授特别就體育法專業碩士培養方案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他認為,體育法專業碩士的培養存在的問題主要在于培養方案缺乏機動、培養方案有沒有體現出體育特色、教材的選用以及實踐導師的聘任等,因此他建議,應當進一步推進校外實習實踐基地建設工作,同時在校内實踐教學課中增加體育法律案件的内容,另外還需要組織編寫适合的教材,以及聘請能夠指導體育法律仲裁實踐的校外兼職導師。
袁鋼教授對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體育法專業碩士培養方案作了簡要的介紹,并分析了其中的問題,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特别提到,學生論辯能力的提高,需要校内老師和校外實踐老師合作完成,以及重視培養研究生的法律思維,加深研究生對于全球法律秩序的理解。吳炜律師基于豐富的實踐經驗,分九個方面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第一,體育法人才應當對不同法律體系下的規則有充分的掌握;第二,反興奮劑案件,包括其他紀律案件,在體育仲裁案件中要求有類刑事思維;第三,國際商事仲裁中對時間的把握有很高要求,比如安排證人的時間;第四,對于交叉詢問中的證人培訓,普通證人和專家證人應當有不同準備技巧;第五,應當對相關體育法案例進行系統性整理和研究;第六,律師對于應對翻譯問題應提前準備,同時了解當地文化;第七,體育法人才的培養應當是一種國際法律事務人才培養,因此應當鼓勵學生參與各種類型的國際交流活動;第八,中國仲裁員應更多地參與國際體育仲裁;第九,應當通過産學研一條龍的方式培養體育法人才,尤其是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田思源教授認為,對于體育法學生的培養,首先,應多開設選修課,同時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授課;另外,需要重視教材的編寫;最後,還應當多舉辦辯論賽等活動,形成良好的體育法學習氛圍,并不斷擴大體育法的影響力。他還提到,培養目标應考慮多個方向以及可能性。劉智慧教授認為,對體育法研究生的培養應當全面。她還對法本法碩和非法本法碩研究生的課程具體設置發表了意見;最後她指出,應當促進法學背景和非法學背景學生的交流,而且,對體育法研究生的培養應當為其提供更多的擇業範圍。朱文英教授認為,體育法學生的素質需要綜合培養,包括規則意識、國際體育争議解決與國内争議解決的思路差異、中西方法律思維的差異以及良好的外語溝通能力;她還發表了對人才培養方案的看法,她認為,在既定學分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增加體育規則課程的内容,以及增加模拟仲裁中的實操内容。姜世波教授認為,法本學生和非法本學生的知識結構差異很大,因此對于法學背景的學生,相關法學基礎課程可以适當減少,從而增加體育法專業課程;另外,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通過課内課外雙輪推動;同時可以考慮聘請具有英美法系經驗的外籍老師。安壽志律師認為,體育法人才的培養不應局限于體育争議解決人才的培養,應該側重于體育法人才的培養,使其掌握相關的專業技能從而應對體育産業的發展。石岩教授通過反思目前國内占主流的律師培養體制機制,提出對教學培養方案改革的意見,他認為,應當重視體育法律專業碩士研究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加強法學研究方法的培養,多開設這方面的課程,着重于培養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董雙全律師就孫楊案件中的具體審理過程認為,WADA對己方和運動員适用的原則應當對等;此外他認為,中國反興奮劑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在國際上并未得到足夠的肯認。陳華榮教授認為,對非法本法碩和法本法碩的體育法研究生的培養思路應該有重大區别,對于體育法非法本法碩學生的培養應當更靈活多向;對法本法碩學生的培養,他從國際、國内需求層面分析了培養的目标定位;他還指出,法律思維、辯論能力、文本起草能力、溝通能力等都是體育法人才應當具備的能力,應當在課程設計上得到體現;同時要重視實踐教學,讓學生參與到真正的體育賽事中,從而加深對體育法的認識。張兵教授提出,在法律碩士培養中,應樹立職業能力标準,他同時指出,法碩學生需要較強的經驗,因此在學校培養中應注重基礎教學,另外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磨練。
最後,張笑世教授對本次研讨會作了簡單總結,他指出,本次研讨會各位專家學者的不同觀點碰撞激烈,建議有理有據,同時衷心感謝與會專家為體育法律專業碩士培養建言獻策。本次會議圓滿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