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歡歡
楊曉瓊)
5月
10日下午三點,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主辦,騰訊網承辦的燕山大講堂第一期在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學院路校區學術報告廳舉行。首場論壇邀請嘉賓是中國民法學界泰鬥、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終身教授江平教授,針對“從法律實用主義到法律理念主義——中國
30年法治進程再思考”的主題做了精彩的演講。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李倩副教授主持本次講堂。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何兵教授開場緻辭。作為論壇開創者,何兵教授認為以“燕山”為名,是取其沉穩之意,“燕山大講堂”将集建設性、開放性、前沿性、學術性為于一身。而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也将以自身的優勢作為一個思想的發源地和擴散地。
騰訊網副主編李方先生作為嘉賓也重申了本講堂的目的是通過網絡推廣的形式達到普及法律和法律理念的效果。
跟着“泰鬥”追溯 重走30年的中國法治之路
江平教授首先談到,建國将近60年的時間裡,我國的法治建設經曆從法律實用主義,法律虛無主義,法律經驗主義和法律理念主義的發展過程。江平教授對每個發展階段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法律實用主義時期的三個特點是:法律不要有體系,法律不要太複雜,法律不要太約束人。1965年到文革結束,中國的法治建設進入了法律虛無主義時期,提到這一時期,江平教授強調了這一時期的遺毒在當下仍然存在。改革開放以後,法治建設進入了法律經驗主義時代,即“摸着石頭過河”的時代,在沒有實踐經驗的前提下,預先進行制度設計是存在很大的風險的,所以法律經驗主義有很多可取之處,但是法律滞後也帶來了諸多的問題,所以現在我們進入了法律理念主義時代,在這個時代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要與國際接軌,江平教授最後提到法治兩個最基本因素民主和自由是其畢生的追求。
本次燕山大講堂吸引了全校師生和網友的關注,整個學術報告廳座無虛席。在講座過程中,到場聽衆和網友積極提問,和江平教授進行了積極熱烈的互動。第一期“燕山大講堂”也圓滿結束。一位到場的聽衆說,他被江平教授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人格深深打動了,他衷心希望“關注現實,關注民生”的“燕山大講堂”一直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