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憲義論衡”系列講座第六期“法律保留與憲法保留”順利舉辦
時間 : 2024-06-25       作者:       閱讀數:

2024年6月11日晚,“憲義論衡”系列講座第六期“法律保留與憲法保留”于海澱校區順利舉辦。該系列講座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憲法學研究所主辦。本期講座邀請的主講嘉賓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王锴老師。

講座由陳征教授主持。陳征教授表示王锴教授富有個人魅力,今天的講座題目也具有重要學術意義,吸引了衆多老師同學前來聆聽講座,并對講座表示期待。

随後焦洪昌教授向講座緻辭。他說,“憲義論衡”系列講座順利舉辦至第六期,已經成為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憲法所的重要品牌,期待今後繼續發展。他表示,他與王锴老師“亦師亦友”,經常交流問題見解。王锴老師雖然為人低調,但在備案審查相關問題上成果頗多,已經得到學界廣泛認可和支持,與法大也經常開展合作交流。他也希望王锴老師的報告能取得成功,并鼓勵同學積極提問和交流。

王锴教授圍繞主題作了近兩個小時的報告。他以系列講座的名稱中的“論衡”為切入,肯定了講座“铨輕重之言,立真僞之平”的重要意義。他簡單介紹了“法律保留”和“憲法保留”在學界的傳播情況,提出了法律保留的基礎和挑戰這一命題,之後分五個部分對該命題進行闡釋。首先,區分法律保留和法律的保留。法律保留側重于限制立法權,為基本權利提供保障,依據标準不同可以分為形成保留和限制保留、單純法律保留和特殊法律保留等類别。與之相對,法律的保留則旨在維護立法權,強調部分事項的“法律先定”。《立法法》第11條同時包括了法律保留和法律的保留,其中涉及基本權利的法律保留對照憲法存在過大涵蓋和過小涵蓋的問題。借此,進一步提出為何要維護立法權的問題,并分别從立法機關的民主正當性、法治國原則和功能适當原則加以分析,并認為功能适當的視角更為合理。其次,憲法出現後對法律保留帶來了沖擊。法律保留究竟是保障權利還是限制權利、創造法語句的究竟是憲法還是法律、應尊重多數決民主還是立憲民主等問題,需要重新加以審視解決。再次,在前述背景下,法律保留發生了相對化。無法律保留、國會保留的興起,以及法律保留與行政保留和司法保留,還有地方代議機關立法的關系等方面的問題,都對于法律保留的概念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之後,王锴教授對憲法保留概念的興起和内容進行介紹。憲法保留就是某些事項應由憲法首先規定;在憲法沒有規定的情況下,法律不得先行規定,但在規定後法律可以具體化,主張屬于國家的根本事項、穩定性更強的事項、立法機關的職權事項以及限制無法律保留的基本權利應屬于憲法保留的内容。他認為基本權利的憲法保留事項不應由立法機關加以普遍的限制,而應由司法機關實行個案的權衡。最後,以憲法保留和法律保留的關系為總結。憲法保留、國會保留、法律保留和行政、司法保留處在一個事項重要性由高到低的位階層級之中。在憲法的視角下,傳統的法律保留不再具有天然的正當性,而應追問為什麼要進行法律保留以及如何進行法律保留。

在評議階段,各位老師就王锴老師的講座提出問題、表達見解。秦奧蕾老師對于王锴老師善于運用規則解釋問題、運用外國憲法學知識解決中國問題作出高度評價,随後對憲法保留和法律保留進行複雜化分類的意義進行提問,提出有關問題可以結合我國憲法規定的特點通過合憲性審查的方式加以解決。

王理萬老師高度肯定王锴老師講座的邏輯性、規範性和體系性,之後結合曆史對于法律的保留和法律保留出現的先後提出疑問,并對憲法上有無法律保留所體現出的重要性差異、法律和決定的區分标準表達了個人意見。

朱铮老師形象地将王锴老師的講座形容為一場關于法律保留的“學術雨”,他圍繞中國憲法中的無法律保留概念、形成保留和限制保留之間的區别、縱向法律保留和組織保留之間的關系,以及中國行政組織的法律保留等問題和王老師進行了探讨。

吳良健老師談到法國憲法上對立法權的限制和行政保留問題,結合其他學者的觀點讨論我國憲法上是否存在無法律保留條款,并就對特殊法律保留、法律先定等概念的理解與王锴老師展開探讨。

馮威老師提出,限制保留、形成保留的分類中可以再加入擴展保留。同時指出講座交織着憲法層面的“法律保留”和行政法層面的“法律的保留”,有必要加以區分。此外,他認為無法律保留的基本權利是在保護其他基本權利或法益時因為彼此之間的緊張關系導緻了最終的限制結果。對于此類“憲法保留”問題,他建議從合憲性審查角度進行理解和解決。

王锴老師随後就大家提出的問題表示感謝并進行了回應,他對于部分概念的内涵進行了澄清,并指出了未來研究的方向。

焦洪昌教授作總結發言。他說此次講座是一場學術盛宴,王锴教授就新的概念、觀點、認知進行了分享,具有較好的學術價值,解答了學界現有的諸多問題。同時也就憲法精神是否得到憲法保留等提出自己的問題,期待王锴教授繼續研究解答疑問。

最後,在師生們的掌聲中,講座圓滿結束。

圖片:歐達苑

文字:周聞赫


版權所有: 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 - 百度百科|學校郵箱:cupl@cupl.edu.cn | 網站備案 /許可證号:京ICP備05004635号-1 | 京公網安備:110402430029 | 建設維護 :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