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明書記首先代表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向與會代表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本次會議的順利召開表示衷心的祝賀。胡書記在緻辭中指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題,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方面。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必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來引領中國的法制建設,本次會議的主題“法理與法教義學”無疑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雙翼。本次會議的召開必将成為法理研究行動計劃的節點性環節,也必将是法治中國的标志性事件。

焦洪昌院長代表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全體師生對與會者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焦院長表示,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是我國法理學研究的重鎮,在法哲學、法社會學、黨内法規,尤其是法學方法論等方向的研究上,法大法理學科已經在全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法教義學是所有部門法學的共同研究方法,法理學者如何看待法教義學将會對部門法的研究産生重大影響。

張文顯教授代表“法理研究行動計劃”秘書處、浙江大學法理研究中心、《法制與社會發展》編輯部,向參加本次會議的各位專家學者們表示熱烈歡迎。張文顯教授指出,“法理研究行動計劃”自2017年啟動以來,得到了法學界許多專家同仁的支持和參與,赢得了全國許多高校師生的關注和點贊,至今已經成功地舉辦了十一次例會。“計劃”聚焦新時代中國法學理論創新,以法理打開理論新思路,凝聚學術共識,探索研究新範式,催生話語新增量,促進了學科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提升了法學界的理論自信。本次會議将步入以法理為中心的法理學深處,檢驗法理的真理和價值,探究法理學的命運和前途。并且将試圖以本次會議為契機,就法理與法教義、法理學與法教義學等具備一定難度的問題進行真誠的學術對話。

開幕式結束後,與會專家學者合影留念,随後開始本次會議的主題單元。

會議主題單元“多維度的‘法理’”由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吳玉章研究員主持。清華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高其才教授做單元總結。中國人民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朱景文教授,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舒國滢教授,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胡玉鴻教授,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陳金钊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黃文藝教授分别做主題報告。

朱景文教授的報告題目為“法理學的合與分——關于法教義學的思考”。朱教授分别從四個部分展開自己的陳述:第一,新中國法學的發展經曆了一個合與分的過程。第二,法理學内部也存在合與分的問題。第三,法理學的發展呈現一個綜合趨勢。第四,任何一個學派都有自己的核心觀點,也有一些邊緣化的觀點。朱教授認為,法教義學是德國版的法實證論,法教義學的基本觀點和分析法學是一緻的。

舒國滢教授的報告題目是“‘法理’研究的不同層次”。舒國滢教授指出,法教義學不應該與法理學并列,法教義學并非法理學的一個類,不能以法理學的術語來為法教義學概念定性,法教義學是整個法學學科的代名詞。作為一種知識類型的法學不能歸屬于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而是一種獨特的法律科學。法學的研究對象也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法律現象或法律規範,而是本質上研究法理。最後舒教授認為,當下中國法學界應當虛心學習,未來中國法教義學的出路在于根據中國的法治制度實踐,來建構一套有中國自己理論貢獻的法教義學體系。

胡玉鴻教授的報告題目為“清末變法大潮中的法理言說研究”。胡玉鴻教授從清末變法過程中,清末人士重視法理的理由開始自己的報告:第一,研究法理是推行變法的前提。第二,變法的效果不彰,恰是法理未得重視的緣故。第三,變法要取得實效,必須寄望于全體民衆法理意識的增強。随後,胡教授介紹了憲法法理、行政法法理、民商法法理、刑法法理以及國際法法理這些詞在不同法域裡的适用。

陳金钊教授的報告題目是“法學思維的邏輯起點”。陳金钊教授指出自己所講的法學思維實際上是為了捍衛法治思維,其次再回答如何理解法教義學的思維方式。法治思維最需要的就是獨斷性解釋,因為沒有根據法律進行思考,法治就會變得不可理解。總之,陳教授認為要想真正解決法律問題,還需要從法律出發,堅持法律的基本教義,根據法律進行思考。

黃文藝教授的報告題目為“政法哲學的要義”。黃文藝教授借用“政法哲學”這個概念,來梳理指導中國法治實踐,特别是政法實踐的政法意識形态和話語體系背後的學理邏輯,概括提煉了中國法治實踐,特别是政法實踐中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做法背後的抽象原理。黃教授認為,中國政法實踐中湧現出了大量本土性的實用制度和鮮活經驗。中國的政法實踐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說理體系、解釋體系以及規範體系。

高其才教授從三個方面總結了五位教授的發言:第一,五位報告人的報告具有很強的學術性,對報告的問題有深入的思考,信息容量很大,是這次研讨會的基調發言,相信對後面的讨論會有很大的影響。第二,五位報告人對本單元主題“多維度的法理”有不同風格、不同色彩的思考,相信對在場的參會者們會有很大的啟發。第三,五位報告人表達出不同的視角,有獨立的思考,又有共同的使命,都有中國的關懷。這是形成學術共識的一個必要的基礎,也是法理學、法學或者中國法學學科成熟的表現,因此本單元的主題報告将會具有深遠的影響。

23日下午進行本次會議的第一、二單元。第一單元的主題為:“馬克思主義法學與法理”。本單元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院長薛小建教授主持,西北政法大學刑事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邱昭繼、廣州大學人權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宋堯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治戰略研究室助理研究員賈茵、西北政法大學刑事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講師王進分别做單元主題報告。上海師範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教授蔣傳光、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黃東對報告進行評議。

邱昭繼教授的報告從“意志是法的基礎”和法的基礎究竟是什麼兩大方面來講述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法律的本質,從曆史唯物主義的角度來講,或者從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來講,“意志論”不應該是法律的本質,法律的本質應該是經濟關系或者物質生活關系。法律的本質應該是源于人的一種基本需要,或者說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
宋堯玺博士運用圖像學的相關觀點和知識來闡述自己的觀點。提出了在法理上,默默無聞的“無法表述自己,而必須被别人表述”的人民是如何完成縱身一躍從而進升為新的曆史主體,重新書寫曆史的,也就是說作為社會底層的“人民”是如何轉換成作為人民主權的“人民”的疑惑,并且提出了人民概念的二重性觀點。
賈茵博士首先講述了其寫作的背景和契機;其次提出了“事物本質”觀是否屬于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觀點這個疑問,并且進行了相應的說明;最後,進行了論證,即觀點是否能夠站得住腳。賈茵提出,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有更多更深的内容和内涵可去挖掘和探讨。
王進博士首先講述了伍德與胡薩米關于正義概念的争辯,然後闡釋了自己的觀點,認為馬克思對于正義問題的讨論是非常含混的,甚至是零散的,但是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制度及問題的看待是非常成功的。
在評議階段,蔣傳光教授認為,四位報告人的發言特别是宋堯玺的解讀很新奇。邱昭繼教授的發言中提出“意志論”不是法的本質,而是經濟等物質因素,颠覆了一般意義上對馬克思主義關于法的本質的理解。宋堯玺以圖畫的方式對人民的概念做進一步闡釋具有新奇性。針對賈茵的發言,蔣傳光教授補充馬克思在這部著作中主要區分了犯罪對象與犯罪客體的區别,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刑法的構成要件理論。蔣教授指出要重視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解讀,更要堅持一個觀點,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法律思想,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觀點還是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黃東副教授認為四位報告人的發言創新性很強、有鮮明的問題意識、有的報告中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黃東也提供了自己的個人想法,即馬克思的前期和後期的思想确實存在不一緻的方面,同時馬克思跟恩格斯的思想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對馬克思主義思想需要更加豐富和全面的整體把握。

會議第二單元的主題為:“部門法教義學與法理”,由北京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張骐主持。中國人民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張翔、山東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李忠夏、北京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車浩、南京師範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博士生王靜、吉林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博士生張琪、浙江大學光華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助理研究員湯岩先後做本單元主題報告。吉林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朱振、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副研究員田夫負責評論。

張翔教授的報告提出,就憲法教義學而言,國外的憲法教義學一般是司法導向的,但是我國的憲法實踐卻具有很強烈的立法導向。憲法教義學必須取得實踐中的最大公約數,那麼在中國語境下,憲法教義學就必須和立法語境緊密相連。由于立法邏輯具有某種特殊性,所以憲法教義學必須具有某種開放性,從而更好的适應我國的憲法實踐。

李忠夏教授的報告中認為,傳統的法學以追求确定性、客觀性、真理性為标準,這樣的分析其實将法學以科學的模式進行建構。法教義學的研究必須在一個更為廣闊的變遷的視角下進行分析,否則不能夠為現實中法律的修改提供基礎。法教義學從根本上來看是時代理性經驗的積累,同時結合原初的正義觀念,這是對于法律理解的重要基礎。

車浩教授報告時提出在部門法語境下理解法教義學應該包括三個層面;第一種層面是法律解釋,這是忠實于文義的基本工作;第二種層面是建構法律的模型,比如刑法中的因果關系理論等等,第三個層面是法律核心概念的建構。就前面兩個層次而言,其對于實在法是沒有任何反思能力的;就第三個層面而言,它必須超越實在法研究。

王靜博士的報告題目為:“法哲學對法教義學的價值反哺 ——以新興罪名‘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适用難為例”。她認為,法教義學在法條領域存在兩種層次作用:第一層次是在不違反法條字面含義的情況下,探尋法條背後的價值目的;另一層是對法律規範進行價值糾偏,以避免出現不合理的法律适用結論。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為例,如果忠實于原本的法律條文,就會對于重罪輕判,不能實現同案同判,這就必須尋找新的理論進行反思背後的價值。
張琪博士在報告中通過對于家庭暴力案件的立法和司法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目前的家庭暴力的立法文本存在明顯的法律漏洞,沒有将分手暴力等一些暴力類型納入整體的立法框架之中;從有關家庭暴力的判決書來看,現有法律規定也難以解決舉證責任分配等衆多的問題。性别經驗應納入立法和司法相關研究中,以便解決當下法體系内因性别盲點而産生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
湯岩博士的報告則提出國際法在法教義學領域應該是十分特殊的。由于國際法缺乏足夠的權威基礎,其理論架構更像是民間法,這樣就很難确認國際法本身的教義學基礎。在國家法領域建構法理學基礎,首先要明确其建構的是一種國際法道義基礎;其次也要看到教義學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中國如果希望融入世界體系之中,也需要能夠保證融入到國際法秩序之中。

朱振教授評議時對法教義學做了三種類型的總結:第一種是可以稱為防禦性法教義學,第二種是注重概念建構以及邏輯和規範為本的法教義學,第三種是封閉僵化自給自足的法教義學;他認為張翔教授、李忠夏教授、車浩教授在論證過程中都更加關注法教義學的開放性。張翔教授的理論努力是希望建構本土化的教義學,他區分了中國的憲法教義學其實是立法導向,這是區分于西方的,憲法教義學的建構也應當在這樣的基礎上尋求社會基礎;李忠夏教授的論述是建立在盧曼的系統論之上的,這樣的體系建構類似于哈貝馬斯語境下的論述;車浩教授論述的法教義學是知識複合型的法教義學;這三種論述都提醒法教義學的建構如何能夠更好的融入中國語境,法教義學在不同部門法建構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田夫副研究員提出,關于法教義學和法理學科兩部分的分析,應該既有區别也有聯系;法教義學和法理存在區别,湯岩博士的論文裡面就是在這個維度上,結合國際法領域的具體實踐進行分析,是從普遍意義上尋求法教義學理論;張琪博士這篇論文其實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女性經驗,其最終分析了舉證責任的問題,這樣的分析框架和社科法學更為接近;王靜博士則是從法教義學的第二個維度上進行分析,将法哲學和法教義學作為兩個維度進行分析,如果從這個角度論述,應當首先窮盡法教義學的所有方式,然後從法哲學的角度分析這樣的維度;不能再簡單分析意思聯絡這樣構成要件之後轉向德沃金的理論,這種框架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24日上午進行本次會議的第三、四單元。第三單元的主題為:“法學方法論與法理”,由上海師範大學光啟學者特聘教授劉作翔教授主持。南開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王彬、南京師範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陳輝、山東理工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韓振文、福州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劉清生、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講師沈宏彬、山東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碩士生孫嘉奇先後做本單元主題報告。天津商業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馬馳、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比較法學研究院副教授孫海波負責評議。

王彬副教授在報告中主張,法教義學和社科法學在裁判規則方面存在後果主義和規則主義之間的區别。如果強調後果主義的論述,法條主義其實就是掩蓋。社科法學和法教義學之間可以存在某種溝通和對話,使得法的理解更具有規範性,同時兼具社會性。陳輝副教授的報告認為,指導性案例制度究竟應當理解為行政還是司法性的指導,應當結合同案同判的理解來進行,指導性案例的行政化走向是一個可行的方式。
韓振文副教授的報告以與孫海波副教授商榷的形式展開,對孫海波副教授“疑難案件出壞法”的命題提出質疑,認為其沒有看到疑難案件在促進法律規範化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劉清生副教授的報告提出法學方法論并非法教義學方法論,法學方法論應當可以理解為個體主義的方法論和整體主義的方法論兩個層面進行分析。個體主義方法論存在一定的不足,在當下的語境下,思考和建構整體主義的方法論,關注社會利益本身才是真正的中國道路。
沈宏彬博士在題為“為描述性法理學辯護”中提出,對于法教義學的辯護應當回歸基礎概念的反思層面。基礎概念的反思應該包括實質的道德框架和描述性法理學這兩個層面,後者在規範領域不必依賴價值的進一步變化,其本身就是可以進行真理的某種自我辯護。法律在内的規範性概念,存在一個描述性理論的存在空間,并不依賴某些實質性的道德信念。
孫嘉奇同學的報告則認為,疑難案件本身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抓手,以疑難案件為切入,結合理性商談的工具,優化整個法秩序的運行,促進民主法治國的延展。在今天這樣的一個信息時代依然可以達成這樣的共識。

之後的評議階段,馬馳副教授主張司法裁判有雙重理解,一種是基于個案裁判的思考,另外一種希望尋求一般性的論證。在前者的語境下,個案的解決需要調動諸多資源,包括倫理學社會學資源等等,在個案解決的前提下,法律是一個基礎,同時需要逐步融入諸多資源。現代法學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反對教義和形式概念的,法教義學更多應該偏向部門法,對于具體的案件裁判而言,宏觀上的概念可能并不是最佳的指導。

孫海波副教授認為,對于指導性案例的認識,其作用和制定法以及一般性案例之間存在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陳輝教授對于指導性案例和制定法之間的關系,應當從經驗和理論兩個層面同時認定。就經驗層面而言,尋找現行指導性案例中與制定法沖突的内容是重要進路;就理論而言,對于指導性案例的适用應該尋找新的方式方法。指導性案例未來的發展趨勢應當面向案例制度來思考。關于韓振文教授的觀點,孫海波傾向于将後果主義作為一個獨立的方法來認知。後果注意和傳統的演繹推理、類比推理都不太一樣。關于同案同判的義務,如果将同案同判作為一種構成性義務或者法律義務,同案同判就是一項優秀司法的标準。

會議第四單元“從法教義學邁向法理學”由浙江大學光華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葛洪義教授主持。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比較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李曉輝、深圳大學助理教授宋旭光、天津市南開區法院法官趙賀營、浙江大學光華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博士生王沖和譚婷、江西科技師範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副教授羅時貴先後做單元報告。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範立波副教授、雷磊教授做單元評議。

李曉輝副教授從比較法與法理學的疏離開始自己的報告。她認為,比較法學科的初衷就是要打破國家法的框架,比較法理論始終和處理國家法的法理論處在一種相對對立的方法論立場。她希望比較法能夠從國際層面或者從全球社會層面的不同思維進入法學理論。比較法的意義在于能夠為教義學體系不斷封閉的過程提供一種認知開放的工具。
宋旭光助理教授的報告提出不同的時代對法教義學的理論風格有不同的要求。面對社科法學的挑戰和複雜法律實踐的雙重壓力,當代的法教義學,在尊重實踐權威的基礎上,越來越重視認知上的反思,在堅持解釋和體系化任務的同時,更為強調為個案解決提供規則和論據的功能。
趙賀營法官的報告則從實踐角度出發,提出在司法中有兩種類型的疑難案件存在法理知識需求。對于規則争議的案件,法教義學具有解釋論的技術優勢,能夠提出解決具體法律問題的辦法,從而維持司法的穩定性,這同時也是法治信仰之根基。而第二種關于結果争議的案件,則需要超越法教義學,借用其他學科的知識來豐富法學理論,滿足司法知識新的法理需要。

王沖、譚婷博士的報告題目為:“思想荟萃:法理與法教義學的關系”。王沖認為,法理學要實現對于部門法學或者部門法教義學的整合,必然要對每一個部門法學所包含的法教義學進行整合,因此行政法教義學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譚婷認為,法理總體來說是以問題和實踐為導向,它強調個案,強調情境思維。法教義學更強調理論體系的構建。法理和法教義學都是主體間性的,隻是二者的範圍不同。
羅時貴副教授報告中提出要構建一門科學、可行的法理學,必須實現“實在法”與“應然法”、法律的“一階理論”與“二階理論”之間的統一,這個統一的橋梁就是對法理學研究對象的确定。而拟将“法律知識”作為新時代我國法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基于“知識”不僅具備客觀與真的品性,還内含主體的統覺能力,完全能夠契合作為我國法理學研究對象的設定目标。

範立波副教授評議時區分了兩種法教義學,一階法教義學是部門法學者所從事的研究,而二階法教義學是對教義法學的再研究。教義學研究具有三個特征:其一,文本依賴性,即指向特定文本。其二,承認文本權威,隻在文本内工作并接受文本約束。其三,運用解釋方法,以闡明文本意義為目标。在社科法學與法教義學之争中,存在一種教義性社科法學,試圖通過經驗科學方法來确定法律命題來與法教義學競争。另外,他指出,二階法教義學是一種德沃金所說的教義性法理學,其主要目的是為其教義性主張提供辯護;德沃金的教義性法理學概念值得進一步研究,并且能夠成為教義法學的替代概念。

雷磊教授認為李曉輝副教授的出發點存在問題,比較法學和法教義學并不疏離,甚至比較法學本質上就是法教義學的輔助學科;趙賀營法官提出法教義學的缺陷應該進一步區分為理論缺陷還是現實缺陷,從理論缺陷上來看,法教義學從來沒有宣稱是一個完美的理論;從現實缺陷來看,法官如何裁判、承擔何種責任也不是法教義學的工作;宋旭光助理教授可以從論證理論層面進一步深化自己的研究。

第四單元結束後進入到閉幕式環節,閉幕式由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雷磊教授主持,吉林大學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教授、《法制與社會發展》副主編朱振做學術總結,伟德这个平台怎么样院長焦洪昌教授做閉幕緻辭。經過朱振教授精彩的總結以及焦洪昌院長對會議主題的進一步深化,本次會議在與會專家學者們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相信本次會議必定會對中國法理學研究的主題、方向以及與部門法之間的聯系産生更為深刻的影響!